返回第一回 神龙现凡间 苍鹰击殿前(第1/3页)  劫灰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根据世代相传的典籍记载,我等之所在,名叫无神圣天,相传乃是一名心灰意懒之老道所创。那圣人运神功,一指,一划,开辟一片天地,成山水海陆,造世间万物,又创造生灵,禽兽鳞甲,乃至人类。历经两代弟子耕耘完善,生灵也繁衍渐多,天地间可谓生机盎然。人则以地域划分,筑城修渠,建邦立国。另有天界、恶境两处大陆,人皆谓之仙、魔居所。”

    这段话出自著名史官唐六迹所著的,位于开篇第一段,简要地说明了古人对于世界形成的认识。唐六迹一族世代皆是史官,专门编写官方史书,他们的工作神圣、严肃且极具权威,是连统治者也是无权干预的。我在本书中所写的故事,也大量参考了唐家编纂的史料,力求真实还原那一段英雄往事。

    人间有无上妙境,又称大国州,地处中央,广袤无垠,分十三州,物产甚丰,英才辈出。有人的地方就有政治,而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在人们开始按地域划分族群后,大国州经历了天下大乱、四方混战的时代,史称“一城一国”,即一个城池便可算作一个国家。各国相互攻伐,几无宁日。幸得有一英雄,名叫公孙同,横空出世,南征北讨,扫清六合,不断兼并其他家族,建立起新的国家。最终公孙称帝,诸国一统,虽周边仍有蛮夷袭扰,但国家主体已经形成。公孙同定国号为“万国同邦”,意即无数小国家合并为一个大邦,并且巧妙地加入了自己的名字,为新王朝打上自己的烙印。

    公孙氏坐稳了江山,开启了他们的统治。后来的公孙三世把天下分为五国,即东西南北中五方,皇帝坐镇中央司隶,其余分封四大诸侯——东国东海王、西国锦王、南国镇南将军、北国卫王。四大诸侯只有南国不称王,盖因是异姓诸侯,只以将军称之。

    是时,已过百余年,皇位已传七代,至公孙波,自号朱雀大君。这公孙波相貌英武,体态雄健,少时胆气过人,曾箭射飞雕,亦能歌咏吟诗,深得六世帝所器重。登基之后,英明能断,能征惯战,百官无不拜服,天下莫不归心。这皇帝志气豪迈,命人制大国图,绘出天下山川地理,统一制式,长三丈,高二丈三,或锦绣织成,或玉石雕就,置于每殿每室,举目可见,见之则思雄图壮志,不扫尽蛮夷誓不罢休。

    七世帝公孙波,继位四年,谋划妥当,便举兵西进,共兴兵三十万人,直击西方赤发鬼国。此战非同小可,两方相持不下,损失惨重,进进退退,得而复失,激战半年,仅仅攻占鬼国一城,却损失了四万多人,可谓得不偿失。要知道三十万大军,除去后勤,实际投入前线的战力也就十万,损失过半却仅取一城,这种尴尬境地令皇帝颇为窘迫。

    这一日,皇帝于御帐中愁眉不展,似是自言自语道:“进不得进,退却又恐贻笑大方,手下将领如云,竟无良策!”

    只听一人答道:“末将愿领铁骑一千,击破敌军。”

    皇帝抬眼一看,原来是帐下一员虎将,名唤石飞。这石飞生的剽悍,面容削瘦冷峻,双目隐隐有金光射出,他自幼修得秘法,遍体金刚,刀枪不入,且力大无穷,武勇非常。时任御驾近卫营长官,训练出磐石铁卫一百八十人,专职保卫御驾,深得皇帝赏识。

    皇帝正苦无良策,见石飞自告奋勇,立即命左右赐御酒一壶,又调拨一千人与他。石飞领了兵马,终日操练,把自己一套秘传阵法演练得精熟。

    半个月后,皇帝亲自率主力军队进发,在西风原上与敌军决战。遥望西面,漫漫沙尘中,敌军中军旌旗密布,枪戟林立。两翼骑兵皆披着金色软甲,手提金色弯刀,在日光下显得格外惹眼。皇帝问石飞应当如何,石飞笑道:“末将观之,敌军左翼空虚。”

    皇帝道:“鬼国左右翼号称金水飞骑,平时对阵,仰仗此飞骑进退如潮,包抄冲击,无所不能,且装备精良,锐不可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