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八章 大匠毕昇 (请大家留意置顶评论角色扮演)(第1/3页)  大宋九千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谁?”

    “毕昇!”

    徐至诚直接懵圈,没听说过汴梁城里有这么个人啊?

    “这个人,应该是一个印刷的工匠,现在汴梁城的官家和个人的书肆的印刷铺子,撒开了去找!”

    徐至诚郁闷道:“你不是什么都能搞定吗?算算在哪里啊!”

    赵允让笑着虚踹了他一脚:“那我不是成了神仙?”

    其实赵允让也很是惊讶,这一阶段士农工商系统好像进入了一个爆发期,可谓是有求必应。

    所以这一阵子,不管是士农工商哪方面的黑科技,就是只有个问题,它也能给你弄出个解决方案来。

    可是就在昨天,当赵允让试图让它打印一张关于活字印刷术的图纸的时候,最终出来的纸上只有两个字:毕昇!

    毕昇这个名字,赵允让还是知道的。

    废话,四大发明里面,能寻根溯源的有两个,一个是造纸术,一个就是活字印刷术。

    历史上星河璀璨,能够留下名字的人也比比皆是。

    但是,如果说一个人,因为他的存在,推动了文明的进步,世界的发展。

    那就是连欧阳修和晏殊都不够看!

    而毕昇,就是这样的人。

    大匠毕昇!

    凑巧的是,毕昇,恰好就是这个时代的人。

    估计,这也是系统之所以没有给图纸,而是直接给出毕昇名字的原因。

    看起来,就算是系统,也不愿意越俎代庖,拿了毕昇的功劳。

    赵允让对于活字印刷术,还是知道一些的,泥活字嘛!

    就算没有毕昇,自己研究些日子,估计也能弄出来。

    按照历史的记载,这个时候毕昇恐怕已经五十多岁,年近六十了。

    而且老头发明活字印刷术,大概是在七十左右岁。

    这可不成,老头有这么大贡献,然后没几年就挂了,太可惜了。

    所以赵允让准备把毕昇找出来。

    这么大个北宋,要找一个人,不说是大海捞针也差不多。

    可是如果缩减到印刷铺子的范围,那可就小了很多了。

    现在可不是后世,随便哪个地方都有个印刷厂。

    目前能够有印刷铺子的地方,基本都是大都市。

    这可是实实在在的高端领域。

    北宋现在的印刷术,基本都是雕版印刷。

    这种诞生在唐朝的印刷术,经过时间的演变,现在已经异常成熟。

    雕版印刷,需要先在纸上按所需规格书写文字,然后反贴在刨光的木板上。

    最后再根据文字刻出阳文反体字,这样,雕版就做成了。

    接着在版上涂墨,铺纸,用棕刷刷印,然后将纸揭起,就成为印品。

    雕刻版面的时候,需要大量的人工和材料。

    但雕版完成后,一经开印,就显示出效率高c印刷量大的优越性。

    书肆里的话本小说,如果销路很好,老板就会在手抄的基础上进行雕版,然后印刷获利。

    除去人工和物力,收益也不错。

    由此,对工匠的要求,也是比较高的。

    首先,必须识字,这一点,已经能够它淘汰掉一大部分人了。

    其次,识字的人中,甘心从事这种贱役的,毕竟也不多,基本都是些落魄的读书人。

    而毕昇,应当就是这样一个从事雕版印刷的工匠。

    “实在不行,就到徽州的毕家村去找。”赵允让叮嘱了一句。

    结果,还真没用得着去徽州。

    毕昇,正是在汴京的一家印刷铺子里担任工匠。

    老头,作为铺子里的熟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