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章 战内蒙之反击绥远(上)(第1/3页)  列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同学们,我们今天要上的这节课主要讲的是我英勇的国防军在民国三年也就是西历1914年2月27日在绥远以西140里处的托克托对俄国干涉军和蒙古叛军进行的一场规模不大的战斗。这场战斗从开始到结束仅仅用了不到一个半小时的时间,但是这一场战斗却是标志着绥远反击战及内蒙平叛作战的正式开始。首先,我给同学们分析一下此战战前的局部态势……”

    这是后世21世纪的中国军事大学的一节战役战术课,之所以这场后世被称为“绥远反击战”的战役被纳入其中,主要是因为这场战役甘军王都庆部以二万两千二百余人全歼中路俄蒙联军,也是这一战之后迫使骄傲自大的俄国人不得不签署《中俄蒙三方条约》承认外蒙古属于中国的领土,并且无条件从外蒙撤军。虽然这个条约内容中也规定中国军队不得在外蒙古驻扎军队,但是却是从法理上承认了中国对于外蒙古的主权。

    让我们再次回过头来看一看这场战役,这场战役战前王都庆率18师及19师191团、炮兵团共计二万二千余人东进准备夺回绥远,解除俄蒙联军对于晋北大同、直隶张家口一线的压力。

    王都庆尚在包头的时候就已经派出侦察分队探查绥远敌情,当他得知驻守绥远的俄军将领库茨佐夫竟然徘徊不前,独守绥远的时候就认为这是一次绝好的机会。绥远虽然周边地形广阔,处于土默特平原之上,但是绥远的北面就是大青山,南面是长城隘口,所以只要封死了大青山的退路,那么这十万俄蒙联军就成了瓮中之鳖。

    王都庆在包头出发之前便秘密调派18师184团沿昆都仑河北上占领茂明安旗然后南下攻取克克伊尔根堵住大青山出口,然后有兵分两路一路由18师副师长林振雄率领182团、183团和19师191团东进萨拉齐,而另一路则由其亲自率领18师181团、骑兵团、炮兵团和19师炮兵团先南下然后自哲格苏西进托克托。王都庆制定的这个战略就是意图压缩俄蒙联军的活动空间,以期可以一战功成。

    绥远城中的库茨佐夫却不知道王都庆的战略规划,他内心中那种大俄罗斯帝国的傲慢让他一直认为只要他不去招惹中国人,那么中国人也不会来主动攻击他。之所以涅佐夫在包头惨败,只是因为他碰上了增援的中国精锐部队,而他已经夺下了绥远,按照中国人的作战方式只能是吃了这个哑巴亏了。

    如果说是其他的中国军队或许不会太过计较,就连袁世凯虽然严令邱镡夺回绥远,可是他手下的嫡系部队就在张家口那里距离绥远的距离也不是很远,可是为什么袁世凯就不主动出击呢?北洋嫡系部队的装备并不比邱镡的甘军差多少,要知道邱镡起家的35旅也是北洋的部队,邱镡之所以可以在初到陇东的时候横扫甘肃各处军阀,还不是仰仗着北洋卓越的武器装备和精锐的兵员?可是袁世凯为什么就不敢呢?如果说第二军驻扎承德是为了防御东线俄蒙联军的进攻,可是驻扎在张家口的第一军又是为何呢?

    第一军的军长是北洋三杰之首号称“王龙”的王士珍,旗下第一师、第二师、第三师都是北洋悍将统帅,第一师师长蔡成勋,第二师师长王占元,第三师师长曹锟这哪一个不是血海之中摸爬攻打出来的?更何况这三个师之下还有一群的北洋名将李焕章、张凤鸣、石振生、吴佩孚诸人,可以说相比于邱镡的甘军这些人更富作战经验,都是打老了仗的,可是就这么驻扎在张家口一动不动,名义上是防备察哈尔的俄蒙联军,可是呢?无非是坐山观虎斗也!

    邱镡也明白,这次老袁是下了死手了,他不动则背上一个不战之罪,他要是动了那就是和俄蒙联军死磕,无论最后结果如何,都是大大的消耗了甘军的有生力量。这一次算是被老袁彻底的给坑了,并且还没处说理去。于是在王都庆将自己的作战计划上报之后,邱镡就直接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