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三十六章 试探(第1/2页)  大宋御赐侦探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听出徐老的担忧,亲王也是叹息之声,宋军不主动进攻,若是一直这般擂鼓呐喊的闹下去,倒是能拖延一段时间。

    只是亲王怕还没等到孤烟那边来消息,大夏国十万将士就得先奔溃了。

    徐老凝视着朦朦胧胧的河对岸,苍老的眼眸有些悸动,“如约进行第二步。”

    亲王一愣,徐老之前可是刚说完对方军营之中恐怕有人识破了他的计谋,如今怎么又照常进行?

    徐老没有解释,只是留给亲王一个佝偻的背影,声音才缓缓响起:“这个局,原本就是虚虚实实。”

    亲王只觉得眼前一亮,心中佩服徐老的同时,也是着实准备着下一步计划。

    次日,天还未亮,河岸的宋军阵营早已经蓄势待发,擂鼓声顿时响起,将整片渭河地界,惊的铺天盖地。

    杨再兴令宋军将士疯狂擂鼓,但是出乎常理的却是,这次西夏国的骑兵反而没有丝毫动静,静的令人有些可怕。

    杨再兴却也没有多想,按照规定擂鼓呐喊之后,便是退回后方阵营。

    接下来的几日,杨再兴都是按照包大敢的吩咐,朝着河对岸擂鼓呐喊,而包大敢为了不让西夏军摸清自己擂鼓的时间规律,更是让杨再兴每天的擂鼓时间不一,令西夏军难以琢磨。

    只是一连过去数天,河对岸的西夏军却是没有丝毫动静,甚至安静的仿佛已经撤退一般。

    宋军的高层再也坐不住,便是纷纷来到河岸凝望。

    “都过去那么久了,西夏军竟然毫无动静?”种师道也有些疑惑,按照正常的套路来说,此时的西夏军应该会被逼急主动进攻。

    折可求却是冷笑道:“看来西夏人的忍耐能力还真的超乎一般人。”

    包大敢不语,眸子紧紧的盯着河对岸的西夏军队,可是不管怎么看,都觉得气氛怪异,甚至有种对方已经撤退的错觉。

    包大敢对着杨再兴问道:“敌军多久不曾有过炊烟?”

    杨再兴一愣,眸子顿时陷入回忆之中,“估摸着有三日了。”

    包大敢一愣,眸子再次紧紧的盯着西夏军营处,这下叹息一声:“对方撤入大山了。”

    童贯一愣,想不到西夏军竟然主动撤退?要知道渭河后边的群山地形条件复杂,要从其中找到西夏军何其难。

    不过若是采取火攻,或许能够将西夏军逼出。

    折可求眼前顿时一亮,便是急忙朝着童贯说了自己的点子。

    童贯也觉得可行,便是急忙吩咐:“种老将军,此次就由你亲自带队,包大人作为军师,定然将西夏军彻底消灭。”

    种师道有些顾虑的说道:“可是事先安排在左右翼的伏兵如何?”

    折可求却是说道:“竟然西夏军进了大山,那就是他们自取灭亡,左右翼的伏军自然就成了鸡肋。”

    种师道叹息一声,只好领命。

    只是包大敢心里却是有些抵触,因为他总觉得哪里不对,却怎么也找不出原因,只好随着种师道一道前去安排进攻。

    等到一切安排就绪之后,包大敢便是在种师道的带领之下,率领着数万大军准备渡河。

    此时的渭河之上,雾气朦朦胧胧,宋军部队只好行军缓慢,不敢急于求成。

    毕竟渭河的深浅不一,有些地方更是需要划着木筏竹排方可渡过。

    宋军的骑兵不多,加上种师道出了战略考虑,将骑兵悉数安排在左右翼伏兵当中,如今进攻更是难以携带。

    宋军渡河缓慢,包大敢的心神也是不宁,毕竟如此朦胧大雾,其中的危险可都是未知。

    渡河至一半之时,却见前方传来战报,说是遇上敌军一小股部队。

    可是别听着只是小股部队,包大敢听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