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九章 汴京内斗(二)(第1/2页)  大宋御赐侦探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军营外头来了一群穿着奇装异服的道士,虽然身材瘦小,但个个却显示出气宇不凡,让人不由产生一种尊敬的感觉。

    为首的年轻道士拨了拨浮尘,对着太子说道:“贫道本应隐居延庆观,修的道家心术。谁知如今汴京大乱,奸臣把控朝政,所以特带门中弟子下山,助太子殿下一臂之力!”

    太子有些疑问的说道:“不知道长法号?”

    年轻道士捋了捋胡须,说道:“贫道法号重阳。”

    李纲有些惊讶:“莫非是延庆观的王喆大师!”

    年轻道士只是笑了笑,并未说话。李纲却是激动不已,毕竟宋徽宗好道教,而道家在北宋发展的也比任何一个朝代要快,可以间接的说,道教在北宋便是国教。而王喆在历史上也是赫赫有名的,便是全真教的创始人王重阳。

    太子也明白这群道士的重要性,于是恭敬的说道:“道长们不妨里边说话!”

    太子坐在首席对着诸位道长说道:“如今与我那五弟一战,虽然大败,但如今勤王部队将至,又有道长来助。本宫登基便是迟早的事!”

    王重阳眉头微皱:“太子殿下,贫道有些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道长但说无妨。”

    “贫道可助太子殿下剿灭乱贼,但夺权一事,贫道无能为力,而且贫道也恳请殿下对其它人网开一面,避免滥杀无辜!”

    太子面色虽然不喜,但也不能落得个不好的名声,强行笑了笑:“本宫定然紧记。”

    王重阳想了想,又说道:“这场斗争远不是肃王殿下与太子殿下的斗争,还请太子殿下早做准备。”

    太子倒是一脸疑惑,目光看向李纲。李纲也听出了道长的话里有话,对着道长说道:“还请道长指教!”

    王重阳接着道:“各地部队虽打着勤王之旗,却是各怀轨心,朝廷之内势力涌动,其错综复杂远超我们想象。若是无法驾驭勤王部队,又被朝廷中的势力和隐藏在民间的势力乘机打劫,太子将处于极大的被动之中!怕是遭殃的又是底层的百姓!如此贫道倒是有一计。”

    太子眼前一亮,王重阳接着说:“按兵不动,观察情况,再伺机而动,最后方可坐收渔利!但太子必须要做一件事,打出告示收留各地难民!”

    包大敢自从知道有忆雪的消息后,便是连忙跑出了皇宫,希望赶快结束这个乱局,好去寻找忆雪那丫头。毕竟每耽误一分钟,忆雪那丫头便是危险一分钟。但包大敢毕竟也还有一颗冷静的头脑,若是直接调动禁军包围开封,怕是要争个你死我活,也不容易引出后面的神秘势力。经过自己在虔城的调查,怕是有一支神秘势力隐藏在京城,而且那只神秘势力必定和上官府的血案有关。如此倒不如再设个圈子,将他们全都套进来。

    阿福却在后边喊了一句:“少爷,小心!”

    一根木棍狠狠的抽来,阿福扑身为包大敢挡住了这一棍,一股铅甜的血液喷在了包大敢脸上。包大敢刚反应过来,却看见一群手中拿着大刀的黑衣人包围了自己。

    包大敢心中一惊,毕竟自己那几下功夫,怕是不够看的。不过想着忆雪那丫头,心中的恐惧也消失了,拿起刚刚落到地上的木棍,双手持棍对着一众黑衣人。

    其中一人哈哈大笑:“一个文弱书生,还能逆天不成?兄弟们,杀了他,主子重重有赏!”

    其他人对包大敢的举动也是噗呲一笑,霎时一众黑衣人拔出手中的刀,慢慢靠近包大敢。

    却不知何时飞来一只飞镖,离包大敢最近的黑衣人直接被镖给斩了右耳,大叫一声,眼神里全是愤怒。从巷子的深处,出现一个手持金色弯月刀,一身黑衣,秀发映衬特有的凹凸曲线,诱惑至极的女子。

    被伤右耳的黑衣人看到这个女子不禁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