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五章 起兵(第1/2页)  风起云飞扬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春节伊始,广陵城外,旌旗蔽空,矛戈如林。吴王鲜衣怒马伫立江畔,察视眼前百万雄师。说是百万雄师,实则不过二十万,可这对神州的一个属国来说,却已是惊人的数目。为了废掉轩帝永除后患,吴王竟将全国十四至六十岁的男子统统征为兵丁。他在全国境内颁布征兵令,以自己最幼子的年龄作为征兵标准。这无疑是他对国运的一次豪赌。显然,他已认定自己将是最终的胜利者。须发皆白的吴王没有多余的话语,他知道没有什么,比胜利的事实更有说服力。白髯白袍随风飘向身后,而吴王的方向只有一个,那就是神州的都城——西京。

    战事果如吴王预计般顺利,不出月余,他就攻下了楚国半数城池。这其中就有楚国东部的重镇棘壁。吴王在这场战事中杀人数万,士气大振。

    得知消息的赵国和齐国也一起发动了叛乱,策应吴国西近。一时间,神州东部尸骸盈野,血流漂杵。虽然楚国的都城郢都远在棘壁西南,可吴王再向西北行进,攻下睢阳这个中原交通要冲,那接下去西京的道路便可畅通无阻,而且赵国和齐国的各属国叛军也会合兵一处。到那时,怕是神州真的要易主了。“即便郢都还安全,同吴国相接的楚国不会全部覆灭,可吴王一旦得了天下,会放过自己吗?当然不可能。”楚王知道,站到亲哥哥这边,就必须与其同生共死。他忙将丞相梁煜唤来,让其飞书传递军情,并且还命他速去西京,急求援军。

    不用楚王费心,轩帝第一时间就得知了战况。只是他没想到,远房的叔叔竟会这般厉害,一时间,他自己也慌了手脚。谁又能想到,安稳了这许多年,吴王竟说叛乱就叛乱了?而且还选在新年春节这节点,这下春节可真成了“春劫”。

    “如今的战势寡人已大致明了,假如再失睢阳这个要冲,贼兵就要直指西京了。诸公以为如何是好?”这时的轩帝显然已失主意,正焦急的征求各大臣意见。

    “陛下莫要惊忧,臣以为,各叛国诸侯皆为乌合之众,不足为虑!”御史大夫孟丘抢先言道。

    “孟大夫何出此言?”轩帝这时可不管讨厌谁,喜欢谁,他只想知道如何应对化解这次危机。

    只见孟丘一如往常,款款行至大殿中央道:“禀陛下,臣以为各叛国诸侯皆是虚张声势。他们临时征兵,未经训练,顾不能称之为军队,只能称其为乌合之众。况且赵地c齐地诸侯各包藏祸心,不会倾尽全力,一旦战势稍有变化,便会退回各自属地以求自保。因此这次叛乱的关键,还是在那吴军。吴王几胜之后,气焰颇为嚣张,一旦陛下御驾亲征,必能安抚人心,使军民拼死效命,时间一长,叛军必然疲敝,到那时,便是他们的溃亡之日。”

    孟丘刚说时,轩帝还觉得颇有道理,但听到让自己御驾亲征,心中不由得“咯噔”一声。“这御驾亲征就是将自己逼上绝路啊,能凭自己的威势震住叛军自然最好,可假若不能,岂不是再没了退路,直接一战败亡?这样的豪赌吴王能做得出,可我堂堂神州国主,为什么要以此相搏?”轩帝想到此,已不单单是气愤了。

    “那依孟卿之见,寡人御驾亲征,何人留守西京啊?”轩帝再问时,语气已变得有些奇怪。

    “臣可镇守西京,确保都城安全,陛下勿要挂心。”孟丘根本没读出轩帝语中意思,耿直的回道。

    轩帝再未说出一言,虽然他听后气得直哆嗦,心中已将这孟丘千刀万剐。“孟丘啊,朝堂上整天嚷着削藩的是你,惹急各地诸侯的也是你,现在贼兵临城,你竟让朕去送死,而你却躲在都城,好啊,我倒要看看谁先死!”虽然轩帝心中已气极,却又不便发作,因为他还要看看,朝堂下其他臣子的意见。

    他环视朝堂,先将目光落在百官之首的丞相身上。荆复言却如泥塑一般,低头拱手持着笏板,将脸挡得严严实实。轩帝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