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九章·字画(第1/2页)  生命的旅迹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字画属于古玩里最娇贵的了,在中国千年的历史长河里,有些及其珍贵的收藏和价值了!年代久远,且名人的真迹字画,可谓是价值连城。

    我是个极为喜欢古玩的人,尤其对于书画和一切书法作品。情有独钟,是那种特别的深喜。喜欢独有书香气息的味道,这应该是每个深爱文字的人,都具有的情怀。

    生活中,闲余之时,都会书两笔字,临摹一切字帖,在传统的农家长大,这应该是骨子里,与常人与众不同的性格了!除此写作之外,经常会习字读书。

    我深喜古文化的性格,还得从那片生我养我的黄土说起,生命之旅中的字画,应该是必经之路的站点,从小的年月开始,家里没有遗留下什么书籍。

    在我们家,从祖辈开始,都有着书香气息的传承,早年听及乡邻说起的“状元”,至今都不知道是我祖上的谁一个,有时因为性格的原因,我很少过问一切家族上辈的事。

    在我们这个家里,除了父亲不识字,大爸二爸四爸,他们都是识字人。以我生命之迹的记实写起,与字画结缘,还得从家里的旧中堂,唐诗繁体集本了。

    从那本旧诗繁体集开始,我与文字开始结缘,但其文化程度有限,对于古繁体的认识是相当艰难的,一个一个字的从新华字典中查,这应该是我的习字过程了。我会在后续章节详写。

    字画是通渭人骨子里的气息,数百年来都不曾被人们搁浅丢弃掉。就如前章中出现的中堂信仰一样,在传统的农家,厅房中的后堂上,都有着被岁月烟尘覆盖的书法中堂大作。

    通渭在国家书画协会,数年来都被誉为中国书画故乡之称。在我的眼里,我读懂的应该是这片土地上的农人,对于古文化,对于书画的深喜和信仰了。

    书画被烙印人们骨子里了,是根深蒂固的思想传承了!甚至在某些农家,识字的农人都极少,甚至连挂在墙上的中堂,都不认识写的是什么,这情况普及性的存在。

    但其他们对字画的深喜和执着,影响着从这片土地上出生的每一个人,一代又一代的信仰传承了。我更加不例外,从不识字的父亲开始,他从小就给予我们兄妹识字的念想从未间断过。

    我想我那不识字的父亲,在时间之河劳其一生,走过无比艰辛的生活历程,那些砸锅卖铁供我们上学的场景,至今历历在目的在我的脑海中浮现。

    字画是关系到文化,所以提及这么多往事风尘,并非是为了表达什么,我只是想用这记实与苦难生活的笔,将其点滴的题写在这生命之迹的记事中。

    当然c依是旧物!如果旧物里面没有字画,我想那一定不是通渭人。字画是我们通渭的主要文化,从字画长远的历史开始,应该有近数百年的传承了。

    在通渭的大街小巷中,你会遇到一间又一间的书画装裱工作室,书法作品是最为普遍的了,就算不是名家习作,写的好的江湖体都会被装裱成卷轴。

    黄土与书法有着一种神秘的结合,给予人一种摸不透的气息,不夸张的说,书法一直都是我们通渭人的骄傲,从小培养的习字经历,是很多城里孩子都不可能做到的,这是最真实的记实了。

    我曾在中国的大都市中,一路走来目睹的古玩字画多不胜数,但其书法作品,一直没有找到我们通渭书法的气息,不是没有水墨丹青,更不是非要与黄土结合,而是没有那种我内心的信仰。

    大多都是以金钱买卖的商品交易,而古朴文化的东西,有时是不能以金钱衡量,就比如王羲之迹兰亭序,张旭狂草,等等名家的习作,它们都应该是我们中华民族国文化传递。

    在我的价值观里,这些旧物文化,永远不可能被金钱代替。我曾目睹过这样清晰的一幕,某亲戚家里,没有一个识字人,房厅里的中堂,违拗又不清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