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六章 说侠(第1/2页)  新朝大司农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即便没有偷鸡摸狗,或者说就算是那些劫富济贫的侠客,就真能称得上正义吗?偌大个世界,总会有贫富之分,如果说富人就活该被劫,那大家还要不要努力成为富人?

    这世上的确诸多不公平,有的人生来就衣食无忧,有的人却饥寒交迫一生困苦。可若是某天,懒惰的人变得和勤奋的人一样富有,粗鄙的人变得和儒雅的人一样高贵,这难道就是公平吗?

    一个勤奋的穷人,通过自身的努力慢慢成为富贵人家,往后他的子孙同样生来就衣食无忧,同样会让大多数人觉得不公平。可这恰恰就是公平。

    我们之所以不一样,是因为我们本身就不一样啊。(注1)

    侠以武犯禁,总是一厢情愿。穷人接受了馈赠,转身却又变成被劫的富人。当然,这些侠客们终究是慈悲心肠,终究是抱着善意,但这种伤害到其他人的慈悲善意,真的需要好好打个折扣。

    更遑论那些啸聚山林,成天嚷嚷着要杀哪个哪个狗官的所谓好汉,真让他来做官,这种人就一定做得比谁好吗?(注2)

    那薛成口口声声说是几个恶仆找他报仇云云,可在旁人看来那几个仆人难道不是忠心正直吗?然后恶妇人告官,那妇人就算不是见义勇为,起码也是个守法公民啊,告官难道不对吗?

    哪里有那么多纳头就拜义结金兰的江湖故事。对于这种提刀杀人流窜各县的匪人,王俊只要实力足够,一点都不介意把他们送进大牢。

    只是终归是能以一敌十的人呢。放在这年头听起来或许不觉得什么,毕竟说起古代好像个个都是绝世猛人,似乎以一敌百不在话下的样子。可若是放在两千年后来看,一个能打十个的,那都是一代宗师级的人物。

    好在仅仅只是说了自己的名字。当时刚刚照面,紧张之余没有深思,后面心绪平复之后,倒是没多透露什么。

    对方要是想找自己报仇也难。西陵不大,可也有万余户人家,区区王俊,名声不显,无异大海捞针。况且对方此时正被羁押在县衙里,怎么死都还是两说。

    想到这里时,他轻轻松了口气。

    虽然早在来到这时代的第一天起,他就知道这地方不比后世安全,但这样突然的相遇,还是会感到有些紧张不安吧。

    虽说是有系统,可王大他们五个终究不是以搏斗见长,这种殊死搏斗,一不小心可能赔上的就是自己的小命。所以之前才没有贸贸然将五个人放出来,而是旁敲侧击把这年代的武力值,以及有无同伙之类的问题细细弄清楚了,才选了一个较为和平的方法。

    嗯当时本来只是想着打击弱化一下对方就好,却不想一场秋雨竟直接将其淋倒了。倒是省了他好些事情。

    这时候踏着青砖路面,撑着在田地间捡回来的油纸伞,在街上找到一家铁匠铺,进去买了几块薄薄的铁板,就与那主人家交谈了起来。

    这人姓陈,看着像年在不惑左右,但不太确定,常年操劳很容易影响判断。不大说话,多是王俊问一句答一句。不过好在王俊也非长袖善舞之人,只是简单说了几句,主要还是要让对方给他打两把刀。

    虽然王大的专职技能就是打铁铸器,可此时毕竟没有专用的地方应用具和最重要的铁胚。

    大新朝如今国家财力蒸蒸日上,虽然不再与民争利,但矿产这种资源自然还是要掌握在朝廷手里的。只不过是从汉时的国营垄断,慢慢演化成了官民合营。拿铁矿来说,就已从最初的官府开采c官府铸造c官府销售一条龙垄断服务,变成了如今官府只管开采,民间铸造民间销售。

    可即便如此,在冷兵器时代,也不是谁都能采买铸造销售铁器的。最起码要家世清白,三代良民,没有什么案底吧。

    王俊就想着和这个铁匠把关系搞好,以后自己想要什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