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六回 聚贤岂怕烦恼时(第1/4页)  三国之天下精兵谁最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接上回

    翌日,田辰在徐州刺史府,召集所有青州军手下将领,进行了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刚刚进入议题,这次来徐州的青州阵营中,相对算是文官代表的郭嘉和徐庶,就同武将的代表们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最后,连年纪轻轻的诸葛亮,也作为文官一方,加入了讨论当中。

    双方争论的焦点,就在于是否要尽快出兵,剿灭袁术。

    彼此讨论了大约一个时辰后,郭嘉朗声道,“吾军新定徐州,各处之事亟需解决。安定民心,休整军队,等等琐事,皆需要时间。大战刚过,主公便又劳疲兵,此事对吾军大不利也。袁术乃疥癣之疾,早已无能为也。何必急处之?况且,刘备已经得诏,率军东征袁术。主公大可坐山观虎斗,无须紧张。”

    激进派的代表,或者说战争贩子的代表高览,起身对田辰道,“主公,末将对军师之言,不敢苟同。”言罢,他看着田辰的反应。

    田辰微微点了点头,示意高览接着说下去。

    高览感激的对田辰一拱手,接着朗声道,“袁术虽已无当年实力,然则虎落平阳,尚有余威,其麾下仍然掌控万余兵马。且盘踞之地,乃广陵也。此处南临长江,北接淮泗,战略地位极其重要。更何况,袁术在广陵横征暴敛,压榨民力,百姓早已苦不堪言。如今主公已经实领徐州,广陵百姓自然也是倾心盼望,以期尽早脱离苦海。不管从军事上和政治上来说,吾军收回广陵之事,都必须尽快施行。”

    田辰听罢,对于高览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他没想到,看似莽夫的高览,居然对于政治方面也有这么深刻的理解。

    郭嘉亦是有些惊奇,像看怪物一般的盯着高览瞅了半天,半晌才道,“高将军见识不俗。当年在袁绍账下,真是明珠蒙尘啊。”

    高览听到郭嘉的夸奖,反而有些不好意思了。他认真的道,“末将当年侍从袁绍,亦仅只一匹夫也。直至来到青州后,多与群贤学习,收获颇丰。尤其在三韩这些时间,末将与张府君(张纮)常有联络,子纲先生对末将亦经常提点。因此,末将才对这方面多少上了些心思。”

    田辰很满意高览的态度,同时也明白了他的心思。作为降将,要想被青州旧部看的起,那就必须尽量的展示自己的能力。更何况,现在的青州,因为天辰的鼓励,形成了非常好的学习研究的氛围。即便是管亥,也经常的去‘骚扰’管宁,求其为自己‘开小灶’。风气一旦形成,那么就会成为一种习惯和准则。正是因为这样,才有了田辰治下的迅速发展。

    郭嘉听完高览的话,点了点头道,“将军适才所言广陵之事,确实颇有见解。然则却未能了解吾之深意。”

    待众人的注意力集中到自己这边后,郭嘉才又接着道,“剿灭袁术,乃易如反掌之事。可吾军此番出兵,已逾两月时间,且主力尽在此处。可除了鞠帅与张郃将军所部之外,青州再无可用之兵,甚为空虚。一旦袁绍举兵南下,唯恐鞠帅难以久持。再说,即便让刘备灭袁术,占广陵,也未尝不可。”

    高览惊问道,“军师此言何解?”

    郭嘉呵呵一笑道,“广陵民力已疲,吾军此时收回,未免得不偿失。况且,刘备虽占庐江、九江二郡,看似得到袁术旧地,势力大增。其实,此二地与广陵一般,都被袁术荼毒甚巨,早已非富庶之地。以此三地,即便给了刘备,又有何妨?吾军此番得到徐州,军力已显不足。且徐州地势狭长,易攻难守。倒不如将广陵让给刘备,请其暂管。如此一来,吾军之南便不会接壤江东强权,以避免发生冲突。只需北面提防袁绍便是。最关键的是,九江、庐江皆属扬州管辖,现在却被刘备控制。呵呵,请君想一下,江东孙策会安心接受吗?所以,属下建议主公,交好刘备,使其南抵孙策,而吾军大部,尽快撤回青州,休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