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五回 领三郡各处谋划(第1/3页)  三国之天下精兵谁最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接上回

    汉兴平初年(公元194年)正月十十九,北海太守孔融,以原齐郡太守丢城弃民为由,上报青州刺史田楷,举荐北海都尉田辰暂摄齐郡太守位。同月二十五,田楷回复表文,着田辰就任齐郡,许其便宜行事,并在得报后,尽快赶往济南国(郡),面见自己。

    田辰接令后不敢怠慢,留陈群c太史慈守齐郡,自己则带领郭嘉,并四大亲卫一起,率领四百死士,携带精制的一套桌椅家具,直奔济南国(郡)而来。

    田楷得闻田辰到来,大摆宴席,热情款待,收田辰所赠桌椅之物,亦是啧啧称奇。席间,闻田辰乃田横嫡脉,故而论于家谱,却发现二人为同宗,皆为田齐之后人。又以辈分论之,田楷乃田辰叔辈。

    田辰即在席间拜田楷为叔,皆大欢喜。

    田楷以青州刺史身份,欲着人上报朝廷,以田辰为齐郡太守,并领乐安国(郡)事。

    田辰听郭嘉之议,求于田楷,以原平原相刘备,就任豫州刺史,平原无主事之人为由,请并领平原郡事。

    田楷一概应允。

    自此,田辰以白身起家,独领三郡太守位,开始有了自己的固定地盘,名义上也成为了一方小诸侯。

    孔融闻之,以助力为由,命纪灵率三千“正归军”入齐郡,正式将田辰一系彻底送出北海。

    田辰并不生气,反而十分开心。命人往孔融处道谢,并送其一套最新翻译整理的完整版,《诗》c《书》c《礼》c《易》c《春秋》五经之书。亦让孔融欢喜不已。

    田辰又命陈群为平原相,诸葛瑾为乐安相,分别主持两地政事。以太史慈为平原都尉,率三千“正归军”驻扎;以纪灵为乐安都尉,率三千“锐锋营”守卫。齐郡都尉,当仁不让的交给了管亥。不过,管亥直接指挥的,仅仅是田辰的四大亲卫,及其手下的四百侍卫,加上管亥自己原来所带的一百侍卫,凑了五百之数。至于齐国(郡)相一职,田辰非常放心交给了诸葛玄。这老头连太守都能做的,自然对于政事信手拈来。

    对于齐郡的治理,田辰早就有了成熟的规划。有稷下学院这个招牌,加上那千余册古籍宝典,不愁没有名士前来投靠。不过现在,田辰还只能望眼欲穿的等着那些大神们,希望能尽快的赶来吧。

    田辰发挥自己的后世知识,带领黄立这个擅长墨家科学的家伙,在三郡疯狂的找矿。用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确定了三郡中各种急需矿产的分布地点,准备进行大规模开发。而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煤c铁。除了这两样东西,齐郡这里还出产瓷土。后世的淄博被成为北方瓷都,原因就在于此。田辰后世的朋友中,就有开陶瓷厂的。因此,耳濡目染中,对陶瓷的制作,也算有些认识。听完他云山雾罩的解释后,黄立马上明白了田辰的意思,立刻开始着手进行陶瓷的试做。

    田辰很清楚,自己的见识虽多,但具体到专业水准上,还差的远。于是乎,干脆把这些事情交给明白人去办,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俗话说的好,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

    田辰与诸葛玄c陈群c诸葛瑾商量后,根据这三点基本原则,对于三郡的政事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之所以田辰敢于如此,与黄巾乱后,三郡遭遇重大打击,人口外流严重,有着直接的关系。同时,那些官员跑的跑,散的散,这三郡更像是没人管的地带。而田辰的强势出现,让三郡百姓看到了希望,自然趋之若鹜。况且,所有的措施,都是针对百姓的惠民政策,也就很轻易的受到了民众的拥护。

    短短三个月的时间,三郡就展现出了蓬勃的生机,引得周边郡县的不少流民拖家带口而来,尤以泰山郡和琅琊郡为众。一则因为两地距离三郡不远,二者因为两郡的人都对田辰有着莫名的好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