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孔融对自己施礼,连忙避席起身道,“某乃管氏不肖子孙,实不敢当太守大人如此礼遇。”
孔融摆了摆手,示意管亥坐下,然后又道,“请问管壮士,可知管幼安?”
(注:管宁,字幼安,北海朱虚(今山东临朐)人,管仲后代。东汉末年著名学者,隐士。成语“割席断交”的典故,就是说的他与华歆的故事。)
管亥听罢一愣,问道,“不知太守大人所说,可是当世大贤管宁先生?”
孔融点了点头,然后道,“正是。”
管亥恭敬的道,“小人尝听家父言道,天下管氏为一家。依本家家谱叙之,幼安先生乃在下族叔。”
孔融大喜道,“原来如此,原来如此。”言罢,吩咐侍者道,“即可派人去请幼安先生来此,就说吾有要事相商。”
侍者称诺,自去寻管宁不提。
众人听罢皆未曾想到,这个莽汉居然和名士管宁是同宗,故而对于管亥的身份就更加认同了。
田辰也对管亥有些刮目相看了,暗暗想到,“我凑,原来此时的古人,随便往上面一查,就都是牛x人物的后代。怪不得现在的社会,对于出身c门第这么的看重。就连刘备同志,也不能免俗的戴着那个‘中山靖王之后,汉景帝阁下玄孙’的招牌,到处提高身份。”
而下面孔融说的话,就让田辰开始有些防备了。
只听孔融忽然神色一暗,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对众人说道,“唉~,若讨董之时,有诸位相助,吾北海郡也不会损失那么大了。”
言者无心,听者有意。孔融这么一说,刚刚来投的管亥又是个直肠子,立刻道,“大人可是有何难处?”
孔融抬头看了看管亥,又叹了一声道,“不瞒管壮士。去年诸侯联盟,共讨国贼董卓。北海郡实力弱小,仅能出三千精壮。谁料想,诸侯各怀鬼胎,不思进取,最终导致讨董失败,帝都洛阳也被董贼烧为灰烬。我大汉子民闻之,莫不哀嚎涕零,声泪俱下。吾本欲戮力讨贼,奋勇向前。奈何对军事并不精通,又因武安将军(武安国,复姓武安,名国,字霸侯,传言乃名将白起后人。)被吕布所伤,无人可以统兵,故而只得退回辖地自守。征战数月,精壮死伤逾两千人。”言罢,孔融擦了擦眼角不知何时流出的泪珠,继而道,“如今,北海已无可御敌之兵,更无可统兵之将。吾故有此感叹,却又无能为力也。”
管亥听罢,拱手道,“太守大人莫要惶恐。某自十万黄巾中,精选壮丁五千余众,只要稍加训练便可拱卫州郡!”
但是田辰一听孔融的话,就知道这是欲擒故纵,扮猪吃虎的计策。心道,“这些诸侯没一人省油的灯。若想着轻松忽悠他们,得先看看自己够不够分量。”
孔融看似无奈的话语,却让田辰有了深深的防备。特别是对管亥异乎寻常的套近乎,更是让田辰感到这个孔融,绝非单纯的腐儒啊。
田辰本想先行说话,却没想到让管亥这个直性子抢着开口了。
不过,田辰紧接着就道,“大人明鉴。”
待众人的注意力集中到他身上后,这才接着道,“管大哥所辖之人,多流寇习气,并未受过太多历练。管大哥冲锋陷阵尚可,但于用兵练兵之法,并不精通。而且,管大哥有黄巾背景,若是冒然让管大哥领兵,怕是于朝廷之中不好交代。”言罢,田辰看了看管亥,发觉管亥面色如常,而且郑重的点了点头,就知道管亥认同自己说的话。所以,田辰接着道,“听闻太史将军熟通兵法,练兵有道。不如,让太史将军统领此军,我等便作个马前卒即可。不知大人意下如何?”
田辰的这个建议,可谓是权衡了各方的利益。因为若是由管亥这个刚刚招安,又有黄巾背景的人掌兵,绝无可能让孔融放心。而通过孔融对太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