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止于至善之24小时(第1/4页)  不做不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喜欢钱钟书的《围城》,仿佛很多事情说来说去都可以这样说:就像《围城》一样,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想出来。

    普通老百姓的工作无外乎有两种累,一种是整个身体累到散架、躺床上就能睡着那种,一种是吃力不讨好、经常受委屈到哭那种。

    某个星期三晚上的九点钟。于善从学校下晚自习回到家中的门面瓦房,像往常一样轻轻的推开木板门,停放好自行车。

    像往常一样不敢深睡的婉兮知道儿子回来了,便拖着疲惫的身体起床,从门面房里面的小房间里走出来,把放在小煤炉上保温的饭菜端出来放在桌子上后说句:“洗脸洗脚水用水壶里的,饭吃完用盖子盖上。”,然后才踏实放心的睡觉。

    其实婉兮大可不必每晚这样,也没有必要,于善也这么大的人了。但在婉兮眼里,于善是孩子。

    星期四凌晨三点钟。

    闹铃响起,划破漆黑死沉的空气,任凭是谁在这个时间点起床干活,哪怕只是想想都能让身上的精气神泄掉一半,但老于和婉兮还是像往常一样穿衣起床。

    第一件事就是体力活,需要准备150斤的面粉,加上75斤水和适量的发酵粉,分作五个大盆和面。婉兮就不停称面粉、水和发酵粉倒进盆里,老于不停的去揉面,揉成一个表面光滑的面团后放在一边发酵两小时,这样连续反复五次。

    星期四凌晨五点钟。

    和好面后的老于开始把重三百多斤的蒸汽机推到门外,每次最难的是经过相对窄小和蛮大坡度的门槛。推到门外固定的位置后,要不停往返屋里屋外十几趟的往蒸汽机里加水,水加满后再加煤生火。接着淘米煮稀饭,把早点摊需要的桌子、大煤炉、塑料袋等等搬出屋外准备好。

    婉兮先是把发酵好的第一盆面重新揉一遍放到案板上饧十分钟,再把屋里收拾一遍,做到不用的物品放回原处,接着把四种包子馅拿到案板上一字排开。然后开始包包子和馒头重复工作,需要半个小时包出160个包子和馒头。

    在这样一个天还没亮的清晨,家家户户都窝在被窝里睡觉,老于和婉兮却争分夺秒的忙着,像是暴风雨来临前抢收水稻一样。

    星期四早上六点钟。

    老于和婉兮一起把包好的包子馒头码进蒸笼里,再由老于端出去蒸。接着老于会把烘烤好的鞋垫垫进善善的鞋里,并叫善善起床。过五分钟后,第二次叫善善起床并把衣服放到善善旁边。

    婉兮继续不停的重复着包包子和馒头。于善在老于第二次叫起床后伸伸胳膊、睡眼忪忪的起床穿衣洗漱。

    星期四早上六点半钟。

    第一锅包子馒头出笼,老于捡出四个肉包、盛好一碗稀饭和一个水煮蛋放在屋里的桌上,接着忙于将蒸好8笼包子馒头腾到大煤炉上的三个蒸笼里,再继续给蒸汽机加煤加水,时不时进屋里督促于善快点把早饭吃完。

    于善最不喜欢吃的就是水煮蛋的蛋黄,但因为怕爸爸,只好每天早上在那偷偷地苦苦央求妈妈把蛋黄吃了,偶尔有那么一两次婉兮实在是没有办法,只好帮着把蛋黄吃了。

    “于善,你把这蒸笼布洗一下。”听到门外顾客的喊声,在屋里洗刚用过的脏蒸笼布的老于探头一看,是两位环卫工人,立即对于善说了一句后快步走出去。

    “哦。”于善起身准备洗脏蒸笼布。

    “你赶紧吃饭搞着去上学,不要迟到。”婉兮拦住准备洗蒸笼布的于善,抢着时间三下五除二的把蒸笼布洗干净铺在蒸笼上。

    和十四岁的儿子相比,婉兮的手掌偏小很多,但却很厚实,和老于共同撑起了这个家。

    星期四早上七点钟。

    老于会趁着没人的时候,拣个馒头一分为二跑到门槛处,递给屋里婉兮一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