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章 千里求财(第2/3页)  疯癫鸳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时,李青树看着只有大米饭粒大小的虾米不要。王苏刚清楚记得李青树的话“我之所以用高价收你俩的虾,就是图了你俩的虾米个大,颜色好。没想到你们也捉起和李家庄一样的虾。像这样的虾。是河虾,根本长不大。遍地都是,不值钱。为什么要高价卖你俩的。你俩今天的虾。就是把我打死我也不要。你还是看看交给别人吧。我说你们能不能到西扇捉点好的拿来。那怕价钱再翻番。”王家父子好说赖说,才每斤按三角成交,只收入了十几块,每人不到十元钱。

    清晨起瓶时,瓶子和地笼从远处,不同的地方,不同的角度往过起。为了抓紧时间,他唤醒王庆方。也从自己的头上起起来。王苏刚每拽出一个瓶子。都要举起来透过,清晨的光亮,查看虾的大小,和颜色。认准哪段虾好。等下午了,就趁早把瓶下到那。但是却什么也看不见,好像只有透明的水。他认为可能是曙光还不够明的原因吧。他就继续往前拽。

    王庆方怎么也琢磨不透。同样都是河槽。西扇的虾就比这儿北河槽的虾,就好出百倍来。去西扇,就等于闯刀山下火海。拿着性命开玩笑。只要有一丝办法。他是决不能冒险的。

    当太阳金盘似的升起来的时候。王苏刚只能看见透明的瓶子里,除了乱蚊子似的虾米,湍急着在瓶内打旋外。再无他物:“你说,这儿的虾就长这么点大。是不是品种和咱们那不同?怪不得李青树不要呢。这些一旦死了。就变成臭泥了,换了我我也不要。”

    “什么品种不同,都是同一个水库,能有不同的虾这是虾崽,也就是没长大的虾苗。这儿水浅杂草丛生,水温又高。最适合虾米繁殖了,现在又是一年一度繁殖季节。再加上,人们不分白天黑夜的捕捞。大点的都捉光了。就剩下这些虾苗可捉了。其实虾的寿命很短,生长速度也很快。只要延长三半月,它就长成个儿了。这样捉,确实有点可惜。不过。好像谁也没考虑过这些,只顾自己发财了。”王庆方边垛瓶边解释道。

    “什么虾苗?你明明知道只能捉些虾苗。为啥咱还在这儿捉。你不觉得咱是在造罪?”王苏刚听说捉住的都是虾苗,他又是一个惊愕。惊恐中夹杂着气愤。

    “造罪?谁在造罪。你问问这些人们,谁知道,谁承认这是造罪。咱俩才捉了半宿就算造罪了。那这些常年累月在这以捕虾为生的算什么。再说了,我也是刚刚琢磨透为什么,只有这么小的虾米呢。”王庆方见他有些无名火就解释道:“自从有了水库。有了渔民,就是这样捉的。只有听说嫌自己捉的少的,也没听谁说,嫌自己捉的多,在造罪。再说,渔民捉虾苗算是造罪的话。那刘金锁他们放养银鱼苗,祸害鱼卵虾卵算什么。银渔可是以鱼卵虾苗为食的。他的危害更大,看着吧。过不了几年这水库,就变成一坛空水了。等有他们后悔的时候。后悔也就晚了。”

    “刘金锁他们不觉得造罪,是因为,这水库不是他们家的。可这是咱们的家乡,咱们应该珍惜才是。我没听说谁家舍得把刚下的猪仔杀了吃。反正我觉得大伙这样做是在造罪。我是不想在这儿捉了。作为国家行政人员,这些事刘金锁就应当管管。可他为啥不管。等有了机会我问问他。”王苏刚深知自己不该冲着王庆方发火,口气就缓和不少。

    “你不在这里捉了。我还不在这儿捉呢。我不是心疼这些虾苗可怜,而是嫌它太小,忒不值钱了。刘金锁他才不管虾苗鱼苗呢,他只管敛他的贪心财。好了,这些不是咱该操心的事,咱一个平头百姓也管不了。咱只要管好咱们每天有个好收成就行了。问题是下一步咱往哪走。又该发愁了。说句实话,你说的这些话,只是对我说说也就罢了,千万别对别人讲。要不然,又要让人笑话你,书生义气。思想幼稚了。好多毕业回来的孩子,都说过你这样的疯话。忍着吧。时间久了,也就习惯了。”

    “‘书生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