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2章 发挥余热(第1/2页)  纵横大唐之快意人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安禄山回到了范阳,暗地里继续招兵买马,囤积粮草。朝廷里杨国忠却更加叫嚣,同沈小阳叫板,说了安禄山很多好话,矛头直指沈小阳。

    称沈小阳陷害忠良,对朝廷怀有二心,一顶顶大帽子往沈小阳头上是使劲的扣啊。禁不住杨国忠等一班奸臣的谗言,听多了,玄宗对沈小阳也渐渐地产生了不满之意

    终于有一天,在早朝时玄宗宣布罢免了张九龄宰相之职,理由是他曾举荐长安尉周子谅担任监察御史。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周子谅因为胡乱讲吉凶,皇上亲自加以质问,命令在朝堂上判决杀掉他。张九龄因犯了举荐不称职的罪,降职担任荆州大都督府长史。

    还带找后账的,又是莫须有的罪名,沈小阳也是服了。下朝后,杨国忠趾高气扬,故意讽刺沈小阳道:“张丞相虽然降职了,正好可以休息一下,为国为民都操劳了这么多年了!”嘴上这么说着,脸上却露出一副胜利者的笑容,满是鄙夷之色。

    沈小阳也怼道:“杨大人就更加忧国忧民了,您老就多操劳。”说完,话锋一转,怒斥道:“安禄山是灾星下凡,乱我朝廷者,必是此人,你也小心为上,否则会因此人不得好死!”

    杨国忠气的直跳脚,却没敢发作,知道沈小阳精通预测,周易八卦甚是了得,心里也不由一紧。不过,现在的他是春风得意,沈小阳的话一会就成了耳旁风。

    他曾推荐孟浩然为荆州府幕僚,提拔王维为右拾遗,还有李白c杜甫都是沈小阳举荐。因举荐人才沈小阳被降职,这些人也是人人自危。

    首先是李白,私下和沈小阳说欲辞官不做,去纵情山水。沈小阳一看自己在朝中已大势已去,这些人才在留朝中之能多一分危险。所以爽快的答应了李白,之后的李白游山玩水,因此也留下了上千首诗,传颂了几千年。

    李白临走的前一夜,沈小阳把李白叫到府中,为李白践行,一起饮酒到亥时。沈小阳邀李白到府中后花园走走,在凉亭中,二人站立,沈小阳煞有介事的看了看星空,又掐指算了算。然后对李白说:“太白啊,我观天象,几年后我大唐有灾殃啊,可救我朝水火之人,姓郭,名子仪。我算你与他有一面之缘,现在正在遭灾,你可在行走之时,多多留意此人,务必搭救。”

    沈小阳在李白面前简直是神一般的存在,说的话是坚信不疑,字字记在心中。第二天上朝就辞职了,开始云游四方。

    且说有一日,李白正骑马在驿道上驰骋,前面出现了一班衙役,押解着一辆木笼囚车,迎面走来。李白让马放慢了速度,本已经过去了,突然想起来沈小阳的嘱托。又赶了回来,一问,竟然囚车里的囚犯真是郭子仪。

    原来郭子仪失手打死了人,被抓捕到,准备送到官府受审呢。李白表明自己的身份,又谎称自己是张九龄的学生,和衙役一起见到了当地的县令。

    县令自然听过李白和张九龄的名字,自知得罪不起,草草的办理了手续,由李白亲自押解回长安交给沈小阳处理。此时的朝廷已经没谁管正事了,沈小阳用自己的职权和人脉把这件事轻松的摆平了,随后把郭子仪送到军队里并托人照顾。

    又过了十几日,沈小阳处理了一下自己的事情,上本向皇上辞行,要到荆州上任。玄宗多少有些不舍,但毕竟是自己下的旨意,一言既出也没有收回的道理。

    也不知道杨贵妃如何知道的消息,在沈小阳临走前和她在华清宫见了一面,先是对沈小阳的功绩褒奖了一番,之后才切入主题,让沈小阳在临走前再给她预测一下未来。

    沈小阳对唐朝历史烂熟于心,但是看到四大美女之一的杨贵妃未来将香消玉殒,也是十分惋惜。于是想着自己再发挥些余热吧,对杨玉环暗示一下,效果如何就不知道了。

    于是沈小阳故作姿态的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