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0章 祸根(第1/2页)  纵横大唐之快意人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天下太平,国泰民安。玄宗当皇帝的开元盛世,是大唐的第二个兴盛的时段,可谓国富民强。玄宗此时广纳贤才,可以说是不拘一格降人才。用人之大胆,已经突破了原有的陈规戒律。

    一次,曾经就命沈小阳写诏书,只要是有才之人,可不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可以自荐或者官员推荐。此诏书一下,天下人纷纷响应,涌现出了一大批人才。

    陆续的杜甫来了,李白来了,还有一些奇人异士。这一日,下朝后回府的路上,沈小阳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一个老汉倒骑驴。沈小阳乐了,这不是张果老嘛。

    沈小阳急忙下轿拦驴,张果老好像早已预知一般,跳下驴和沈小阳寒暄。沈小阳将张果老让进府中,分宾主落座,叙旧饮酒。在这个朝代,沈小阳没有任何朋友,见到张果老,有种他乡遇故知的感觉。

    几杯酒下肚,沈小阳有意邀请张果老上朝面圣,说了如今皇上重视人才的事。张果老倒也爽快,一点也没有扭捏作态的样子,直接答应了。

    第二天上朝,沈小阳将张果老介绍给玄宗,玄宗大喜。散朝后后宫赐宴。玄宗让张果老多饮几杯,张果老也不客气,喝了几杯,对皇帝说嫌杯子小,要求换大杯。玄宗让人换了大杯,几杯后张果老仍然说不过瘾。又改大碗,一口气喝了几十碗。

    这下可震撼到了玄宗,问:“道长,究竟能喝多少酒?”张果老答道:“贫道至今未醉过!”玄宗不信,命太监搬来酒缸,张果老抱缸而饮,竟然又饮了三缸。玄宗彻底蒙了,喝了这么多酒,不见肚子大,又不解手,却不醉。感觉确实是高人,傻傻的问:“张道长,喝的酒去了哪里?”

    张果老微微一笑,伸手从嘴里掏出一个小葫芦,不过指甲大小,言称装在里面了。玄宗不信,道:“道长喝醉了,说笑吧。这么小的葫芦怎么能装的下这么多的酒!”

    张果老不答,口念咒语,葫芦瞬间变到手掌大小,之后一手执葫芦,一手掐诀念咒。只见酒如瀑布般从葫芦嘴倾泻而出,不一会,空了的三个缸就满满的了。

    看的老皇帝是呆若木鸡,连称神仙下凡。沈小阳也是一时兴起,想起多年前的经历,就向皇帝启奏,说张果老有飞天遁地之能。

    玄宗也来了兴趣,与张果老c沈小阳等人来到院子里,张果老让人端来一碗水,从怀中掏出纸叠的毛驴,口中念念有词,然后含了一口水,喷到纸驴上。顿时奇迹出现,毛驴活了,而且“儿啊儿啊”的叫了好几声。

    张果老请玄宗上驴,只见两人一驴腾空而起,几分钟的时间就化作一个黑点消失在人们的视线里。下面的大臣妃子太监等人炸开了锅,议论纷纷。

    两柱香的时间,张果老携玄宗从天上降下,老皇帝被人搀扶下驴,始终感觉是在做梦。玄宗立刻下旨封张果老为国师,并尊道教为国教。沈小阳因举荐有功,也受到了赏赐。

    古人云:物极必反。任何事物到了巅峰也就走了下坡路。日子久了,老皇帝对沈小阳也心存芥蒂,因为沈小阳身居宰相高位,很多文臣武将都是靠他提拔举荐的。玄宗怕沈小阳位高权重,对自己造成威胁,所以为了制衡他,陆续又提拔了杨国忠c李林甫为宰相。

    杨国忠更是小人得志,与沈小阳平级后处处和沈小阳做对,在朝廷上飞扬跋扈。一日上朝,沈小阳奏请增加军事力量,于朝中武将中培养得力人才,增强实战能力。因为盛世太久,已经没有真正能领兵打仗的人了。

    这时杨国忠却提出反对意见,说边关边塞上的胡人(少数民族)勇猛善战,可以重用。玄宗也是是亲三分向,同意了杨国忠的观点。下旨召胡人入朝。

    这一日,朝会上,胡人安禄山要求面圣。安禄山,原来没有姓氏,名字叫轧荦山。母亲阿史德氏,是突厥族的一个巫师,以占卜为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