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章 晋武帝立太子(第1/2页)  西晋五十一年风云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晋武帝立太子

    太子是国之根本,尽早立太子的问题也摆在司马炎的面前。古代立太子讲究立嫡立长,就是立正妻生的年龄最大的儿子。司马炎的皇后为杨艳,杨艳是弘农(今河南灵宝)华阴人,她的父亲叫杨文宗,祖上在东汉时四世三公,也是世家大族,不幸的是杨艳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她舅舅赵俊和舅母对她视如己出,舅母亲自用母乳喂养她,把自己的孩子交给别人喂养。杨艳被立为皇后之后,感念舅舅赵俊的恩德,让赵俊作高官,并将赵俊哥哥赵虞的女儿赵粲(can)纳在宫中,做司马炎的小老婆,请记住赵粲这个名字,八王之乱中,她的名字也比较响亮。

    杨艳天生丽质,聪明贤惠,擅长书法,对刺绣c编织等女性手工活非常娴熟,有个相面的为她相面,认为她日后肯定很是最贵。司马昭听说后,就为当时是世子的司马炎迎娶了她。司马炎很是宠爱美艳贤惠的杨艳,夫妻相当恩爱,杨艳为司马炎生下了司马轨c司马衷c司马柬三个儿子和平阳c新丰c阳平三位公主。司马轨夭折,司马衷成为了最年长的儿子,问题就出在司马衷身上,他从小发育迟缓,智力水平c语言表达能力比同龄孩子差许多,这让司马炎非常的担忧,他把这种担忧告诉了杨艳皇后,母以子贵,如果司马衷不能被立为太子,关乎杨艳地位,杨艳说:“立太子依年长而不以才能,怎么可以改换呢?”赵粲也不时的吹枕边风,司马炎认为孩子还小,通过不间断的教育,也许能迎头赶上呢。于是267年正月,晋武帝司马炎封司马衷为皇太子,司马衷本年8岁。司马炎下诏:“近代以来每到立太子的时候,一定要赦免罪犯,现今,天下就要太平,应该显示善恶的分别,使人们不再心存侥幸,一味的饶恕罪犯,我不同意。”于是不颁特赦令。

    立太子后,还要为孩子选择好的老师和臣子,于是任命李熹为太子太傅,征召蜀汉旧臣李密(非隋唐时期李密)为太子洗马(负责管理太子府图书)。

    李熹,生卒年不详,上党人(今山西长治和晋城一带),年轻时就有好的品行,博闻强识,与当时的名人管宁(和华歆割席分坐的那位)一起被曹魏征召,但都不去赴任。司马懿当政的时候又征召李熹,他以有病为借口坚决推迟,郡县长官半强制的终于把他推上了车。当时他母亲病重,他于是又偷偷翻越城墙跑回家去了。司马师当权时,任命李熹为他府上的参谋,李熹到任,司马师问他:“过去征召你你不答应,为什么我征召你,你却答应了呢?”李熹回答:“过去都是以礼待我,我所以能依照礼决定进退,今天您用法来约束我,我畏惧法律就来了。”司马师很器重他,屡次升他官职。李熹在司马衷的太子宫任职多年,尽心尽力辅导太子。李熹为人正直,不畏权贵,做官以来,虽然不是清廉的与众不同,然而他家中没有积蓄,与亲朋好友甚至共享衣食,不曾利用自己地位之便谋取私利。去世以后追赠太保,谥号成。

    李密(224年—287年),犍为郡人(今四川彭山县),为人正直,常常在公众场合批评对方过失,言辞恳切,他经常说:“我独来独往,除了影子外,没有同伴,然而我所以无忧无惧,因为我对人一片热心,不分彼此。”司马炎要征召他为太子宫做事,李密本年43岁,因为祖母年龄太大,不能赴任,于是呈递了这份史上著名的《陈情表》。现摘要如下:

    “臣李密上言:

    我命运坎坷,自幼遭受噩运,生下6个月的时候,父亲就离开了我,4岁的时候,舅舅强迫我母亲改嫁,于是我和奶奶相依为命。直到9岁,还不能走路,成年之后,没有叔叔伯伯,没有兄弟,门庭衰微,到了晚年才有儿孙。而祖母早早的得了重病,需要常常躺在床上,不能起身,我侍奉汤药,从来没有离开过她身边。

    我知道圣明王朝,用鼓励孝行来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