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八章 小火慢炖煮青蛙,全国物流货物通(第2/3页)  昌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皇上,这”杨乐没想到崇祯这么信任他,不忍心拒绝,只好暂且收了起来,说道:“臣定当竭尽全力,完成此事!”

    崇祯笑道:“朕相信你!另外,你说要做些生意,需要帮忙吗?有的话,尽管开口。”

    杨乐可是伸杆就往上爬的主儿,这么好的机会岂肯放过?立刻觍着脸说道:“当然需要。皇上,微臣想跟您借点儿钱。”

    “恩,说吧,借多少?”崇祯随意说道。他认为开个小铺子做点小生意花不了几个钱,这些钱他还是拿的出。

    “至少十万两银子。”杨乐却是狮子大开口。

    “多少?”崇祯听得一呆,做什么生意需要投入那么多的银子?据他所知,一个平民一年的生活只要一两半银子就够了,士兵军饷一日只有三分银子,一月不足一两,平常的铺子开张只需千两,甚至更少,十万两在当时来说则是一笔巨款了。过了半晌,崇祯才道:“你要做什么生意?朕没那么多银子。”他真想打自己一巴掌,早知道就不开口多问了。

    “臣要开一家全国物流公司。”

    “什么?物流公司是什么东西?”崇祯哪里听说过‘物流’‘公司’这些名词,一脸的茫然。

    见崇祯不理解,杨乐简单解释道:“形式跟镖局差不多,主要以运送货物为主。当然,我们是以官方的名义与车马行c船行以及商行共同合作,我们提供官方保护,商家提供货物,车马行负责运送,只要是可以买卖的货物,我们全部都做。现在全国正闹灾害,我们就先从粮食做起。”

    见崇祯听得认真,杨乐继续道:“我这个法子,可以集运送货物c搜集情报c传递消息于一体。前期我们以北京为中心,往四面扩散,先做辽宁c陕西c济南c南京四城为主线城市,在这几个大的县郡c乡镇铺上我们的驿站。”

    “我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货物流通。把沿海的鱼虾粮米运往内陆,把布匹c丝绸运往海外。只有货物流通,老百姓手里面才有钱,心才稳,国家经济才能增长。虽说前期投入巨大,但求收效长远,既能造福百姓,又能增加税收。只是不知道可不可行”

    崇祯的眼睛越来越亮,听到后来,忍不住一拍大腿道:“可行,怎么不可行?你这个法子甚好!只可惜唉,内库亏空,朕真的是没有银子给你,要不然朕给你一百万,这可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朕必须全力支持。”

    紧接着,崇祯叹了口气,这是个好法子不假,可惜没有钱启动,一切都是虚妄。只有他心里明白,此时此刻,全国各地灾害不断,所有的国税都收不上来,国库里的银子大多都拿去赈灾用了,连他这个皇帝最缺的也是银子。

    曹化淳见崇祯面露忧愁,心里一动,忙劝解道:“皇上,德陵已经完工,熹宗帝也已安葬,经过内库结算,省下了接近五万两银子。您看是不是”

    崇祯一听大喜,忍不住道:“德陵工程剩余了五万两银子吗?好好好,你让内库全部拨给杨乐。”

    然后看着杨乐又说道:“剩下的五万两,你自己想办法解决吧,朕能帮你的只有这么多了。你想想从哪儿能扣出银子,再说给朕听,朕准你的奏便是。”

    “谢皇上。”至此,杨乐终于明白为何大明会灭亡,银子才是至高无上的根本原因。没有钱,没有粮食,农民焉能不反?发不下粮饷,士兵怎么可能愿意为朝廷拼命?

    所以,无论什么朝代,有钱才是王道。

    “嗯朕想起来了,今年的盐税还没有收上来,听闻你跟杭州盐运使张清远认识,不妨请他给你想想办法,就说是朕的主意。另外,人员配置方面,朕许你最大特权,下旨所有官员全力配合你。你虽没有官衔,但朕允许你领兵,关税也一并给你,这样你做事儿方便些。”崇祯又认真想了一会儿,双手一摊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