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五章 惨死女将军(19)(第1/2页)  快穿之命运改造攻略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昌祚元年雨水,朝帝亲自册封简仪为天下兵马大元帅,手中掌管五十五万精兵。同年仲秋,再次下旨赐婚简仪与太子。

    太子迎娶太子妃简仪的那天,穿了件可与日月争辉的飒飒红衣,驾着羌国供给的汗血宝马,身后跟着的宫人们肩上挑着的是他亲自为自己的太子妃寻来的九千九百九十九担彩礼,寓意是长长久久,整整巡遍了整个京都每处街巷。那念礼单的官员从太子府出来嘴一直没停,等到太子巡街结束,才堪堪念完礼单的三分之一数。由于太子准备的礼物实在太多了,朝帝赐下的礼单,便直接让人送到了太子府中。

    太子对太子妃的深情以及朝帝对自己这个儿媳妇的看重由此可见一斑。

    尤其是太子迎娶了太子妃后,亲自上书朝帝,已经允诺太子妃,他此生只有一个妻子——简仪,更是羡煞旁人。更为难得的是,朝帝居然当场批复了同意。

    国家风气,上行下效,朝帝和太子都对自己妻子如此深情,京都里的王公大臣们也开始尊敬起嫡妻来。京都里蓄养姬妾的奢靡之风,一下子就受到了遏制。

    昌祚二年,符朝内忧外患终于全部平定了下来。

    朝帝祭祖时,当着黎民百姓c文武百官之面,亲自把传位诏书和传国玉玺交到了太子手上。

    事发突然,文武百官都愣住了。

    倒是付修白,坦然接过了自己父皇手中的诏书和玉玺。他早就知道父亲想要去陵园陪伴自己的母亲了。

    短短时间,符朝的皇位几经易主。但总归都是付家人。

    做太子和做皇帝始终是不一样的。

    登上了帝位的付修白,在明白了手中权力之重的同时,更明白了民生之艰难。在简仪和众大臣的谏论下,他接连发布了好几项利民生产的措施。

    二前朝纷纷都重农抑商,不允许商人子弟参加科考,因而不是一般穷苦人家都不会选择从商,商人的积极性也不高,为了改变这一状况,让经济拉动社会生产,他特地颁布了商人律法,恢复他们的平等地位。

    对于那些盘剥百姓的贪官污吏的整治,他全权嘱托老迈的大理寺卿重新修订出新的可推行的律法。

    而符朝虽然重学,但也只有那些有名望的国学之师才能得到好的尊重和待遇。总体来说,塾师地位和薪资始终不高。自然在教育学子上没有很大的积极性。因而,关于提高塾师待遇,普及一般寒门子弟教育的事情一被立上了朝廷讨论大事的议程。

    老迈的大理寺卿生活在穷街陋巷,日子清贫,一直想着为国家贡献自己的毕生所学,可前面的几任皇帝都不重视吏治,他自己修订的那些律法自然也没有用武之地。

    新帝登基,他终于可以展开拳脚大干一番为国为民做点事情,他怎么不感激涕零。因此,逢人便夸耀新君的恩德。

    普通百姓间,付修白“仁君”的称号就这样慢慢传开了。

    昌祚7年,在经过付修白的大力整顿后,符朝原本的积弊全部一扫而空。京都的治安大大提高,风气也开始向着崇学尊师转变。可以说,现在的符朝可以说是几百年来实力最强盛的时候了。

    中秋时节,月儿正圆。正是各地的游子望月怀乡的时候。

    文帝带着自己的皇后乔装打扮成了普通民夫民妇溜进了将军府。

    脱下了皇帝朝服的付修白,没有那朝堂上看着文武百官为了一点鸡毛蒜皮小事争执时皮笑肉不笑的神态,也没有那眯着眼像个狐狸似的看着那些被百姓们举告上来的贪官污吏当堂斩首时的漫不经心,更没有痛斥那些不尊师不崇学的青年学子们的怒气。

    整个人完全是另外一种状态了。一种回复了青春懵懂时候,和心上人一起去做不被家长允许事情时候的那种单纯状态。

    “就是这儿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