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章 艺人当道(第1/3页)  文帝武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文帝武祖最新章节!

    当今圣上,雄才大略,治国有方,内政修明,法记严肃。对内施恩百姓,宽厚爱民;对外文武并用,八方来朝。

    而满朝文武也是德才兼修,勤勤恳恳,为国为民,更难能可贵的是,宰相李元平和元帅刘天雄谦卑互让,从不猜忌,一心辅佐圣上,为大夏帝国迎来难得的“夏安盛世”。

    当然,这只是大夏时报的描述而已,具体情况如何,老百姓心知肚明,至少二十年前,边城巨鹿就差点被北胡攻陷。

    ......

    大夏帝国,巨鹿城,巨鹿书院。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清晨,朗朗的读书声从书院中飘出,声传四里,余音不绝,使人听了精神抖擞,神清气爽,但是,如果停下来细细听,你就会发现,这些读书声中,绝大多数都是有气无力,如和尚念经般,得过且过,毫无生气,只有极个别的声音铿锵有力。

    众所周知,当今大夏立国三百年,定鼎天下三世纪!国力强盛,无出其右!

    因此,自朱昌帝继位以来,为了安定社会,减少动荡,便开始轻文抑武,重商崇戏,如此三十载,大夏民间武力骤降,各地反抗事件更是死绝,民众宁愿忍气吞声,也不敢有任何反抗念头,因为武力相差太大,反抗即自杀!

    轻文抑武能降低民间武力?

    抑武可以理解,抑制武力嘛,不鼓励、不提倡习武,不仅如此,凡习武者,还必须到官府报备,连年交重税,而且一旦有命案发生,就会成为第一嫌疑人,有时候甚至被拿来当黑锅,惨遭迫害,因此,如此形势下,武学自然不昌,抑武也就水到渠成。

    但是轻文呢?为什么要轻视文人?难道读书也能增强武力?

    没错,就是如此!

    读书,读的是什么?

    是天地至理、圣人名言、百家精髓!是道理、真理、哲理!是天地万物、法则交替、人事兴衰!如此包罗万象的书,又怎会没有力量?

    古人云,武能安邦,文能治国,这里的治国,靠的不仅仅是文化,还有力量!否则,你让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去治国,岂不笑掉大牙?所谓的秀才遇到兵,有理讲不清,在这里永远都不会发生,因为如果真的讲不清,那就用拳头来决定!

    说到底,这世间还是拳头最大!

    当代宰相李元平在古茶山潜修时,就曾遇流匪打劫,在多次劝说无用下,他悍然出手,口吐杀人歌,字字化利剑,眨眼间就将流匪杀个片甲不留,横尸片野,这就是读书人的力量!一旦动用,威力强横!

    所以说,为了抑制武力,朱昌帝便开始轻视文人,同时还不断引导舆论,营造出一种读书无用、百无一用是书生的观念,除此之外,为了满足人们空虚的内心,他还大力提倡歌舞戏曲,编出迎合人劣根性的曲目,不断腐蚀人心,使得读书人越来越少,大家都去追求戏子,谁还有时间读书?

    ......

    “圣人云,读书人要做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平天下乃是我辈终究目标,不知我们何时才能达到!”

    晨读快要结束时,唐文治感慨万千,每当回想起圣人的种种辉煌,他都压力山大,就算自己不能比肩圣人,也要努力与之靠齐。

    “文治,你想什么呢?什么平天下?”临席而坐的余春虎有些茫然地问道,他之前一直盯着外面的街道,根本没听见唐文治说什么,而正当唐文治准备回答时,却听到外面传来一阵锣鼓声。

    “快看!是洞箫大家林妙青!“这时,临窗的学生突然惊吼道,那语气,简直比见到自己亲娘还惊喜。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