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4章 府试(三)(第2/3页)  天刃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二人抓住。

    “看看咱们案首大人的笑话可不好?”

    “也善,也善哈。”

    府试阅卷流程很是先进,毕竟考生那么多,如果没一个套好的流程,批卷就要几天,但府试却是要当面阅,当面给出结果的,由一审阅卷官先看,可弃可呈,呈给谁呢?给咱们副考官大人,副考官觉着可以就会在卷子上用朱砂笔写下一个“阅”字,再呈给王纣诺王知府,王知府如果相中了,再写下一个“取”字,那么,你就是一名通过府试的人了。

    再说那收到卷子的考官,是个三,四十岁的中年人,这人见柳小天不是太熟悉,再看姓名也是从未见过,顿时生了轻率之心,铺开卷子,不太细看几眼,什么玩应啊!字是好字,写得一塌糊涂,咱陈考官大人可是从小就是书香世家长大的,柳小天第一篇八股文太贴近农民和商人,为他们说话,陈大人当然是看不懂了,不想看了。

    挥挥衣袖把卷子搁在一旁,不悦道:“烂至极也。”

    没等柳小天怎样,看戏的那三人就已经笑疯了,丝毫不记形象,考官大人四个大字评价可是一字不落全让他们听进去了,烂,烂,烂呐!哈哈。

    这都不过?柳小天有点纳闷这考官是不是家里有钱捐的官了,对不尊重自己的人,柳小天也不会不理智的怼回去,低头道了声谢,拿起考卷,走到第二个考官那里。

    府试考场阅卷有着一个潜规则,同是七品按监,我不给过,你也就别给过了,大家都好好的做同僚不是?

    所以当徐有玫徐大人看到递过来的卷子时,想着就应付着看两眼得了,找个理由搪塞过去。

    “这,这。”

    与陈考官正好不同的是,徐有玫出身寒门贫家,小时都是在田间,在耕牛背上读书写字,对农家就有一种说不出的亲切感,柳小天开篇第一篇文章所说,直中徐有玫心砍。

    “陈大人,这卷不取?”徐有玫压抑住心中激动,把卷子放下,招呼陈维道。

    陈维正给另一名考生阅卷,听到徐有玫的声音,抬头看着柳小天锁眉道:“你怎还留在这里?”

    “学生不甘,还想一试。”柳小天恭敬道。

    “陈大人,本官倒觉着这卷有过之能。”徐有玫理理胡须道。

    陈维摇头摆手道:“徐大人,可认真阅过?“”

    徐有玫脸色有些不好了,“信不过本官?”

    “未有!”

    “哼。”

    “两位怎有相阻之卷?”一道声音打断了这压抑气氛,几人转眼看,首座上的王纣诺竟带着两位副考官走下来了,脸上带着微笑。

    “府尊大人。”

    “有何问题,和本官一同商议一番如何?”王知府打断问好,直接问道。

    “是这份,府尊大人请。”徐有玫感觉知府大人必然有眼光独到之处,赶紧呈上柳小天的试卷。

    王知府接过,铺开在木岸上,两位副考官跟着凑上来一道观摩。

    王知府看了几眼第一篇文章,点点头,虽是好文,不过却少了些老成,太直率些。

    翻页,“哦?”王知府不由来了兴致。

    再翻,亦如比前文强了不少。

    直到看到最后一篇文章。

    “伏惟呈上,今之安天下已二八年矣,初,圣上以武入,以武称,以武定泱泱中原,破之余年,共奈何也?帝谕中,颁明旨,使吴大顺如日中天之势,外臣国群来朝拜,实乃中兴之主举。”

    “推清兵卸外关,居二岁,勿敢加阻,虞君命,君之命,惟天命也,着处又安内,内沿前朝,法促新,智也,君大事许诸将功诺,幸也。”

    “先秦者,诛六王,然功不抵失,夫大国灭于天下人,吾君与之比,云泥之别也,弗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