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一十九章 唐酒几何(第2/4页)  庶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执此杯中‘即时酒’,却不知此酒价值几钱?”他貌似恭敬地朝安景微微欠了欠身,语带嘲讽地道,“福嗣王见多识广,方才又引一联旧唐残句,便自是知晓唐时酒价几何罢?”

    安景端着酒杯的手微微一晃,一时竟未能答上话来。

    王杰见此情状,心中不免生出了些许担忧,他悄悄伸出手,在桌下轻轻拉了拉徐知让的袖子。

    徐知让心领神会,他偏过头,对王杰附耳道,“四皇子安心,宋先生的这一问并不难答。”

    王杰点了下头,将桌底下伸出去的手收了回来。

    安景支吾了片刻,脸色变得越发难看,他张了张口,还没来得及发声,就听身旁传来一把清丽的嗓音,“据妾身所知,唐时酒,每升不过三十钱而已……”

    王杰一怔,不由自主地抬起头来朝那声音的源头看去,只见安景身边的那位周庶妃盈盈而立,正低头行着万福礼,“……又哪里能比得上圣上所赐之饮呢?”

    宋士谔见周庶妃起身作答,亦是蓦然一怔,未及他反应过来,便听安懋淡淡地接口道,“答得不错。不过‘知其然者’,抑能‘未知其所以然者也’,”安懋说着,偏过头不再去看周氏女,反转而将视线移向了王杰这一桌,“四皇子承师多时,可能‘知其所以然’乎?”

    王杰一愣,身旁的徐知让却似早有准备一般地站了起来,王杰滞了一下,也跟着徐知让起了身。

    徐知让作了一揖,朗声即道,“杜子美尝有诗曰:‘早来相就饮一斗,恰有三百青铜钱’,因而是知唐时酒一升三十文也。”

    安懋笑了笑,随口道了一声“好”,尔后半开玩笑般地对宋士谔道,“宋卿的这一问可谓是‘妇孺皆知’,连自己的学生都难不住,莫非还是有意为难福嗣王不成?”安懋轻笑着,语气中流露出了一丝几不可察的亲昵,“还不快同福嗣王喝了这一杯!”

    ——————

    ——————

    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爱君”之词

    《复雅歌词》:东坡居士以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水调歌头》词,都下传唱。

    神宗问内侍,外面新行小词,内侍录此进呈,读至“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上曰:“苏轼终是爱君”。

    乃命量移汝州。

    3《霓裳羽衣曲》与“月宫”

    《逸史》:罗公远,鄂州人。开元中中秋夜侍明皇于宫中玩月,奏曰:“陛下能从臣月中游否?”

    乃取拄杖,向室掷之,化为大桥,其色如银。

    请帝同登,约行数十里,精光夺目,寒气侵人,遂至大城阙。

    公远曰:“此月宫也。”

    见仙女数百,皆素练霓裳,舞于广庭。

    帝问曰:“此何曲也?”

    曰:“霓裳羽衣曲也。”

    帝密记其声调而回,却顾其桥,随步而灭,旦召伶官依其声作霓裳羽衣之曲。

    4《霓裳羽衣曲》还是唐玄宗第一次见到杨贵妃时弹奏的曲子。

    前进士陈鸿撰《长恨歌传》曰:开元中,泰阶平,四海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