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八十一章 风入松曲(第2/3页)  庶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她满眼未消的惊恐便全数撞入彭平康的眼中。

    彭平康却笑意不减,反温声问道,“如何?”

    纪洵美低眉道,“彭大人的琴技实在高妙,奴婢听来,心中钦佩不已。”

    彭平康微笑道,“这一首词呢?”他轻轻地抚过弦面,发出细碎的琴语,“你觉得如何?”

    纪洵美抿了下唇,心知绝不能用彭平康方才说的“嵇康之曲不须以外词相配”的理由来驳,她想了想,慢慢开口应道,“晏小山之词清远矜婉,配曲唱来,自然是极好的。”

    彭平康微微笑道,“纯情痴意,乃为‘小山词’之一大特点,”他左手按弦,微笑着复奏了最后一节,“譬如,这句‘若是初心未改,多应此意须同’,这般弹来,真是别有一番韵味呢。”

    纪洵美微微一凛,随即应道,“是啊,”她顿了顿,道,“这一句‘初心未改’,倒让奴婢想起宋太宗时的一件故事了。”

    彭平康扬了扬嘴角,“哦?是何掌故?”

    纪洵美道,“宋太宗尝有一琴待诏名曰朱文济,其人秉性冲澹,不好荣利,昔宋太宗令待诏蔡裔增琴为九弦、阮为七弦,朱文济执以为不可复增,因曰:‘五弦尚有遗音,而益以二弦,实无所阙’。”

    “宋太宗闻之愈怒,面赐蔡裔绯衣。文济班裔上,独衣绿,欲以此激之。又置新琴阮于前,令抚之,旁设绯衣、金帛赏赉物以动其意,朱文济终守前说。”“宋太宗又遣中使押送其于相府,召近臣同听。朱文济不得已,取琴中七弦抚之。近臣闻而问之曰:‘此新曲何名?’”纪洵美看向彭平康,目光灼灼,“朱文济答曰:‘此古曲《风入松》也’。宋太宗赞其风骨清秀,后赐绯衣以嘉之。”

    彭平康抚掌笑道,“好一曲《风入松》。”他微笑道,“不过依我看,朱文济此人,寻常人断不可轻易学得。”

    纪洵美笑道,“彭大人说得是,毕竟宋代君王一向宽宏士大夫,与今日‘肉食者’尚不可同日而语。”

    彭平康笑了一声,道,“倒不是这个缘故。”

    纪洵美一怔,便听彭平康悠悠道,“宋太宗增弦改制,是因其得国存疑,宋太宗以‘改弦’自比周文王、周武王,朱文济虽守其所学,却并未领悟宋太宗此举之下的另一层政治深意,好在其生于大宋一朝,宋太宗并未与他为难。”彭平康说着,笑容愈盛,“若是寻常的冲澹人像这般贸贸然去学他,即使‘不好荣利’,恐怕也无法全身而退啊。”

    —————

    —————

    1关于弹古琴用不用假甲

    古琴不用假指甲,这是古琴与古筝的一大区别。

    不用假指甲的古琴,弹起来人与琴接触得更为直接紧密,但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指甲的磨损。

    古琴弹奏中特有的吟猱绰注,需要左手大指半甲半肉处长时间或急或缓的与琴弦摩擦,轻则磨出坑道,重则还会断裂。

    所以古人弹琴,有一套专门的护甲方法。

    《与古斋琴谱》:“以生姜白芨等分,切片,水熬浓,蘸指甲上,久渐坚硬有力。”

    古琴弹奏者的指甲的理想是“两圆”:即竖向前后圆、横向左右圆,且质地硬实为佳。

    右手一般要留出一点真指甲,右手大、食、中、名四指要留出长手指肉头二至三毫米。

    如果右手完全没有指甲,则声音较为混沌、发闷。如果右手指甲太长,弹出的声音会太干、太燥。

    左手不宜留指甲,因为左手是用来按弦的,尤其是左手大、食、中、名四指,左右手的两个小手指不作要求。

    2《琴集》:“《风入松》,晋嵇康所作也。”

    《世说新语》: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