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二十九章 穿凿附会(第1/3页)  庶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周胤绪怔怔地看了宋圣哲好一会儿,少顷,他微微倾了倾身,道,“宋大人的学问,实在高深。”他笑道,“我才疏学浅,竟是头一回见人如此诠释《孟子》。”

    宋圣哲闻言,几不可察地扬了扬嘴角,“周大人谬赞了。”

    周胤绪微笑道,“宋大人莫要谦虚,我临来定襄前,家父便对我说过宋大人不但学问好,而且天赋甚高呢。”

    宋圣哲眼神一闪,微笑道,“啊,承蒙周太师抬爱了。”

    周胤绪笑道,“对,因此,宋大人实在不必谦虚。”他微笑道,“若是宋大人有心治学,麾下来奉门生定是络绎不绝。”

    宋圣哲看了周胤绪一眼,笑了笑,道,“只是与周大人议论一节《孟子》而已,即使周大人不赞成我的释意,也不用如此讥讽罢。”

    周胤绪笑了一声,道,“我可不敢不赞成宋大人的议论。”

    宋圣哲微笑道,“周大人何出此言?”

    周胤绪微笑道,“有道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不但学问不如宋大人,连‘学以致用’这一桩事上也不如宋大人,自然不敢开口来驳宋大人的议论了。”

    宋圣哲笑眯眯道,“无妨,有道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周大人内心澄澈,想来,也定不介意我议论的这几句‘活水’罢?”

    周胤绪笑道,“自然,宋大人所议所论,其‘源头’皆在‘四书’之中,我若张了口,岂不是,连‘孔孟之道’也一齐驳了去了?”

    宋圣哲看了周胤绪一眼,伸手拿过刚刚被放在一旁的公文,似笑非笑地“呀”了一声,道,“好,好,我可听出来了,周大人是在暗讽我‘穿凿附会’呢。”

    周胤绪作势掩了掩口,故作惊讶地半开玩笑道,“竟被宋大人听出来了?”

    宋圣哲笑了笑,低头重新翻开手中的公文,道,“就是听出来了,又有什么稀奇?”

    周胤绪微笑道,“看来,是我的话说得太直了些,”他又倾了倾身,道,“冒犯宋大人了。”

    宋圣哲淡笑道,“不过是同僚之间议论学问而已,周大人与我意见不合,我还恐怕周大人生气呢,周大人如何反而与我致歉呢?”

    周胤绪一怔,不禁脱口问道,“宋大人此言何意?”

    宋圣哲抬起头来,朝周胤绪笑道,“俗语说,‘各话入得各人耳’,端的是难辨是非,我虽心知周大人心胸宽广,可却怕我方才的‘无心话’,入得‘留心耳’,让我落得一个‘有口难辩’呢。”

    周胤绪笑道,“怎么会呢?宋大人方才也说,你我不过是议论学问而已,‘四书’集成已久,学者众多,如何就承不起这几句议论了?”

    宋圣哲微笑道,“这却难说,昔年宋仁宗时,王胜之预苏子美奏邸会,醉作《傲歌》,其有一句云:‘漫道醉后无歇处,玉山倾倒难相助;醉卧北极遣帝扶,周公孔子驱为奴’。”

    “时诸人欲遂倾正党,王胜之酒醉时的一句无心之言,竟被政敌诬为‘谤讪周孔’的大不敬罪名,且攻排不遗力,至列状言其罪当诛。”宋圣哲一边说,一边笑道,“后有韩魏王为其开脱,又正值西陲用兵,不过仅受贬斥而已。王胜之如此,我却恐怕没有这般幸运,故引以为‘前车之鉴’,周大人可别笑话我胆小如鼠啊。”

    周胤绪笑了一下,“怎会,怎会,宋大人可是与彭大人一般‘谨慎’的人呢,依我看,那王胜之可比不过宋大人去呢。”

    宋圣哲微笑道,“王胜之为名门子弟,其父为宋仁宗朝宰相,其母为寇莱公之女,如此声势煊赫,我可断断不敢去比。”

    周胤绪笑了笑,道,“我只是说王胜之聪敏好学,博通群书,其才华横溢,可与宋大人一较高下,宋大人如何就误了我的意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