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二十三章 友交而信(第1/4页)  庶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中元节后二日,徐府。

    徐广拿起桌上的琉璃瓶掂了一掂,又轻轻放下,对站在面前的徐知温笑道,“苏合香药酒?”

    徐知温应道,“是。”他行了半礼,“琅州的香药最佳,制得的苏合香酒最是安神,儿子得了两瓶,便拿来献与父亲。”

    徐广看了看桌上的酒,淡淡道,“这是彭寄安送你的中元节节礼罢?”

    徐知温淡笑道,“是,被父亲猜着了。”

    徐广张了张口,几不可察地犹疑了一下,道,“彭寄安有心了。”

    徐知温笑道,“是啊,儿子还以为,自上回之后,彭寄安会躲着儿子走呢。”

    徐广伸手摸了一下瓶口的酒封,触手可及是一个精心刻印的“文”字,“彭寄安与你自小交好,如何会为了一桩小事起龃龉呢?”徐广说着,收回了手,又对徐知温笑道,“这酒既然摆上了桌,不如倒来共饮一杯?”

    徐知温微笑道,“父亲,儿子不好酒。”

    徐广一怔,随即道,“偶饮一杯,却是无妨。”

    徐知温道,“父亲面前,儿子不敢失礼。”

    徐广抿了一下唇,道,“既然这酒安神,想来,也不会醉人罢?”

    徐知温淡笑道,“不醉人,又如何安神呢?”

    徐广道,“醉人的酒一定安神,安神的酒却不一定醉人。”

    徐知温复行了一礼,不置一词。

    徐广看了他一会儿,轻轻叹了口气,道,“好,不想饮便不饮罢。”

    徐知温直起了身。

    徐广又看了一眼桌上的酒,似随口感叹道,“彭寄安与你,真可得称上是‘至交’了。”

    徐知温微微倾了倾身,“儿子与彭寄安性情相投,自然交好。”

    徐广道,“有道是,‘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他伸手指了指桌上的酒,半真半假地笑道,“你将‘醴’给了我,你便成了君子了。”

    徐知温浅笑了一下,算是附和,“父亲,您若是想饮上一杯”

    徐广接口道,“单我一人饮,也没甚意思。”

    徐知温微笑道,“父亲,您可以召五弟前来与您共饮。”他顿了顿,慢慢补充了一句,“五弟近日亦是心神不宁,饮上一杯苏合香酒倒是正好。”

    徐广道,“你五弟年纪尚小,即便是药酒,也不该多饮。”

    徐知温淡笑道,“有父亲在一旁看着,五弟定不会贪杯。”

    徐广静静地看了徐知温一会儿,笑了一下,道,“你和你母亲一样,”徐广感叹着吐出两个字,“记仇。”

    徐知温既没笑,也没行礼,“孔圣人尝言:‘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儿子是遵循儒法行事而已。”

    徐广淡淡道,“孔子亦言:‘伯夷c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又说‘求仁得仁,又何怨乎’,你既已行‘为直之礼’,却为何不以‘以直报怨’?”

    徐知温微笑道,“昔年伯夷c叔齐拒受王位,让国出逃,以仁义叩马而谏,耻食周粟,作歌明志,如此而饿死于首阳山;孔圣人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独荐颜子为好学,然其屡陷穷困,糟糠不厌,早夭而卒;而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徐知温说着,慢慢作了个长揖,“儿子请教父亲,所谓‘仁德’c‘天道’,是邪非邪?”

    徐广默然片刻,没有回答徐知温的问题,而是接上了先前的话题,“我好久不见彭寄安了,不知他如今可好?”

    徐知温道,“一切都好,”他直起身,“琅州虽不比定襄,但富饶多产,彭寄安在琅州,即使称不上‘如鱼得水’,也可说是‘怡然自乐’。”

    徐广道,“此‘乐’非彼‘乐’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