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八十八章 论议安边(第1/3页)  庶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辰时三刻的时候,安懋下了朝,来到了清宁宫。

    安懋到达清宁宫的时间点相当微妙,向宋皇后晨昏定省的妃嫔们刚刚散去,此时宋皇后正细细叮嘱安文一些起居上的小事。

    若是安懋不来,待宋皇后说完这两句话,安文就该立刻出发去弘文馆了,但恰在这时,安懋来了。

    安懋来找宋皇后的理由显然是不少的,比如,就宫内中元节的活动事宜,帝后就能说上好一会儿的话,可今日见礼落座后,安懋却转向了安文,微微笑道,“朕有好些日子没见你了。”

    安文站了起来,“是,儿臣也有时日未见父皇了。”

    安懋道,“朕近来繁忙,未尝得空,不想今日倒巧,”安懋说着,转头看了一眼宋皇后,宋皇后姿容依旧,端庄清正中透出一股子女性特有的温婉柔和,他转回视线,随口问道,“最近都在忙些什么呢?”

    安文道,“近来宫中无甚大事,儿臣不过因循于弘文馆中读书罢了。”

    安懋道,“说起读书,”安懋转向宋皇后,“太子新作的一篇功课倒有趣儿,其中一些观点,连朕都没听说过。”

    宋皇后低眉道,“崇文馆的先生们教导有方,臣妾欣慰。”

    安懋看了宋皇后一会儿,微微点了点头,又面向安文道,“你近来读的是什么书?”

    安文道,“《贞观政要》。”

    安懋的表情松动了些,“哦,在读唐史。”安懋说着,露出一点儿笑来,“这本书,朕带你读过。”

    安文应声道,“是,小时候,父皇带太子殿下与儿臣一起读过。”

    安懋微笑道,“如今你重读此书,定有不少心得罢?”

    安文行了半礼,“多是儿臣的粗陋浅见,不及父皇与太子殿下思虑深远。”

    安懋道,“无妨,你且说说,读到哪里了?”

    安文道,“卷九。”

    安懋“哦”了一声,又看了一眼宋皇后,宋皇后仍是云淡风轻的模样,“那就同朕论一论罢。”

    安文行礼道,“是。”他直起身,“儿臣以为,《贞观政要》卷九中的《论安边》一篇最有可议之处。昔年李卫公大破突厥颉利,东突厥灭国,唐太宗获‘天可汗’之称,一时海内承平,四夷倾服。”安文说着,不禁扬起了嘴角,“唐高祖置酒故汉未央宫,命突厥颉利可汗起舞,又命南蛮酋长冯智戴咏诗,可谓是,‘胡c越一家,自古未有’”

    宋皇后拿起帕子作势虚掩着口鼻,轻轻咳嗽了一声。

    安懋见状笑道,“皇后毋需如此,朕的二皇子自小就是这样好胜的性子,朕的儿子是什么样,朕心里有数,断不会因此责备于他。”

    宋皇后放下帕子,敛了敛眉,道,“臣妾失态。”

    安懋不以为意地笑了笑,示意安文继续说下去。

    安文道,“是时,东突厥诸部落皆归降大唐,唐太宗便诏众臣议安边之策。温虞恭公请于河南处之,一则实空虚之地,二则示无猜之心;而魏文贞公却奏宜遣发之于河北,居其旧土,以为匈奴人面兽心,罔顾恩义,天性凶狠,强必寇盗,弱则卑伏,若以内地居之,数年之后,滋息过倍,居大唐之肘腋,将成心腹之大患。”

    安文说到一半,不禁偷眼去瞟了安懋一下,安懋见状又笑了笑,这次的笑容隐约透露出一丝安抚的意味,“此篇若与《春秋》c《左传》合读,体悟便将更深切些。”

    安文附和道,“父皇说得是,《春秋》尝云:‘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昵,不可弃也’,故自古明王,化中国以信,驭夷狄以权。是以周室爱民攘狄,延八百之龄;秦王轻战事胡,四十载而绝灭;汉文养兵静守,天下安丰;孝武扬威远略,海内虚耗,虽悔轮台,追已不及。”

    “唐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