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七十八章 稳定第一(第3/4页)  庶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三十五:上亲试举人,有中书守当官陈贻庆举《周易》学究及第。上知之,令追夺所受敕牒,释其罪,勒归本局。因谓侍臣曰:“科级之设,待士流也,岂容走吏冒进,窃取科名!”

    乃诏自今中书c枢密c宣徽c学士院,京百司,诸州系职人吏,不得离局应举。

    5 其实胥吏这个阶级,在唐朝的时候,政治地位就已经很低了。

    牛仙客入朝当宰相的时候,张九龄是力劝唐玄宗不能加封,甚至说“牛仙客本来河湟胥吏,现在突然成了高官,都让朝廷蒙羞”,唐玄宗就说“你嫌牛仙客出身微寒,难道你就是什么名门出身吗?”。

    结果唐玄宗不听张九龄的劝谏,听了李林甫的话,任牛仙客为宰相,开启藩镇将领势力进入中央政权c藩镇节度使独立行使人事任免权的先河,从此,节度使与宰相可以平起平坐,职权完全相等。接着李林甫一死,死后被反攻倒算,杨国忠任宰相后镇不住安禄山,安禄山起义,造成安史之乱,盛唐凋零。

    《资治通鉴》:朔方节度使牛仙客,前在河西,能节用度,勤职业,仓库充实,器械精利;上闻而嘉之,欲加尚书。

    张九龄曰:“不可。尚书,古之纳言,唐兴以来,惟旧相及扬历中外有德望者乃为之。仙客本河湟使典,今骤居清要,恐羞朝廷。“

    上曰:“然则但加实封可乎?“

    对曰:“不可。封爵所以劝有功也。边将实仓库,修器械,乃常务耳,不足为功。陛下赏其勤,赐之金帛可也;裂土封之,恐非其宜。“

    上默然。

    李林甫言于上曰:“仙客,宰相才也,何有于尚书!九龄书生,不达大体。“

    上悦。

    明日,复以仙客实封为言,九龄固执如初。

    上怒,变色曰:“事皆由卿邪?“

    九龄顿首谢曰:“陛下不知臣愚,使待罪宰相,事有未允,臣不敢不尽言。“

    上曰:“卿嫌仙客寒微,如卿有何阀阅!“

    九龄曰:“臣岭海孤贱,不如仙客生于中华;然臣出入台阁,典司诰命有年矣。仙客边隅小吏,目不知书,若大任之,恐不惬众望。“

    林甫退而言曰:“苟有才识,何必辞学!天子用人,有何不可!“

    十一月,戊戌,赐仙客爵陇西县公,食实封三百户。

    6 其实,在王安石变法的时候,王安石也试图对胥吏这个群体进行改革。

    他一是胥吏纳入官俸体系加薪,并用重罚约束,二是提出任官者应该先担任胥吏的职务,以学习政务的细节,同时,提高胥吏的政治地位,让他们不再被排除于正统仕途之外。

    但是王安石一下台,这套体系就被废除了,因为王安石对胥吏阶层的变革触及到了整个古代中央集权体制的核心。

    这整套“皇权——士大夫——胥吏——百姓”体制的最终导向就是为了稳定。

    稳定的核心在于分配,再由第一级的既得利益者进行二次分配,可以是合法的输送,也可以是灰色的寻租,这是一个结构性的能够渗透到社会的最底层的问题。

    在这个体系逻辑中,“浪费”和“低效率”是必须的,因为胥吏这个阶级本身也是下一级分配的来源。

    而混淆士大夫与胥吏的界限,其实就是打破原有的分配格局,将组织改造为“效率型”的组织,此时需要跟随变革的,不仅仅是一时一事,比如说吏员的待遇和监督,而是整个社会的运行逻辑。

    要想变法成功,所花费的代价就是一场“革命”,或者是经济上的,比如殖民扩张;或者是政治上的,比如英国内战。否则,这些效率无处释放,就只能是像秦朝这样强盛而亡的结局。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