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七十七章 龙香御墨(第1/2页)  庶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文一沾被安懋单独宣召入紫宸殿引对的时候,已经是上邶州爆出谋反案后的第三天了。

    文一沾进殿时,安懋正饶有兴致地在看一篇文章,见文一沾进来了,笑着免了他的礼,接着赐了座。

    文一沾谢了恩,施施然地坐了下来。

    安懋开口时,语气里还带着些许笑意,“朕方才在读太子近来作的一篇功课,太子以为,昔年倭国派遣‘遣唐使’来大唐,并非是为了求学求法,而是一种倭国贵族子弟‘借位’获得政治利益的手段。”安懋一边说,一边笑,“这种说法,朕真是闻所未闻,不知文卿以为如何?”

    文一沾道,“太子殿下聪敏颖悟,此种说法,臣亦是闻所未闻,故而不敢评。”

    安懋的笑容有些淡,他放下手里的文章,道,“朕明白,文卿是避嫌。”

    文一沾一怔,就见安懋似笑非笑地看了过来,“昨日,太子方向朕举荐文卿为上邶州经略使谋反案的制勘官,难怪今日文卿不敢评说太子的文章。”

    文一沾立刻站了起来,向安懋行了一礼,“承蒙圣上与太子殿下抬爱,只是,臣着实未听过这‘遣唐使借位’之说,望圣上明鉴。”

    安懋道,“无妨,文卿且坐罢。”他顿了顿,见文一沾复坐下后,才慢慢开口道,“其实,朕早有意让文卿担任此案的制勘官,现下,太子先一步替朕说出来了,倒也不错。”

    文一沾道,“幸蒙圣上赏识,臣必定不负圣恩。”

    安懋道,“既如此,朕就不得不问一问,不知,文卿对此案是何看法?”

    文一沾想了想,道,“臣以为,此案疑点颇多,须得严审。”

    他试探着说了这一句,看向安懋,安懋还是淡笑着,没有给出任何回应,见文一沾看了过来,追加了一句,“文卿有话,但说无妨。”

    文一沾立刻觉出情形不对,他微微低了低头,道,“臣尚未阅看卷宗,不敢随意置评此案。”

    安懋道,“此案尚未开审,哪里来的卷宗?”安懋停了一下,将声音放得更和缓了一些,“你随意说说罢,若说得好,朕便赏你;即便说得不好,朕听过就罢,也不往心里去。”

    文一沾应了一声,心下斟酌了一番,才缓缓开口道,“臣尚未践事,对地方边事一窍不通,只是臣读宋史时,尝阅得一则‘宋太宗与近臣议边防’事,臣窃以为,此则事颇合眼下情形。”

    安懋道,“好,文卿且细说与朕来听。”

    文一沾道,“宋太宗初即位时,与近臣言道,‘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

    安懋接口道,“‘帝王用心,常须谨此’。”

    文一沾点了点头,道,“圣上博古通今。”

    安懋笑了一下,道,“大宋帝国是赵氏兄弟一城一池打下来的江山,武将出身的开国皇帝,对边防事格外用心。朕是受禅登基,一场硬仗都未打过,自然该以史为鉴。”

    文一沾道,“圣上博闻强识,臣等不及也。”

    安懋道,“有道是,‘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安懋又笑了一下,“文卿说自己不及,莫非其实是在暗指自己‘不让’?”

    文一沾一怔,不禁抬头看了一眼安懋,安懋还是淡笑着,一副让人琢磨不透的样子,文一沾不由得犹疑起来,安懋的反应让他不知该怎么答话了。

    安懋见文一沾迟疑着不敢开口,哈哈一笑,道,“朕随口玩笑罢了。”他敛了敛笑容,“文卿说得不错,该赏。”

    文一沾立刻起身,行了礼谢恩。

    安懋道,“朕前些日子偶然得了两方‘龙香剂’,朕不惯用香墨,念及文卿是懂香之人,朕便赏与文卿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