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四十三章 折纳之苦(第2/3页)  庶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就是我,不敢称‘仁’了。”

    周胤绪看了彭平康一会儿,道,“我明白了,依彭都督所言,琅州‘至善至仁’之人,非文经登莫属了罢?”

    彭平康笑道,“人之常情罢了,范扬采与宋茂行虽仁善,但地方官调职谪迁属寻常事,百姓为求安定,自然会更倾向于根基深厚的文氏了。”彭平康说着,还装模作样地叹了口气,“文经登世家子出身,又是圣上跟前行走的文状元,如此人品,也难怪百姓会称他为‘文大善人’了。”

    周胤绪想了想,却道,“但听文好德方才的口风,文经登似乎并不实控名下产业?”

    彭平康道,“这却不好说。”

    周胤绪一怔,“这有何不可说?”

    彭平康道,“此为文氏家事,你我皆为外人,不知内情,还是不要随意置喙得好。”

    周胤绪觉得彭平康话里有话,“我听说,琅州民风保守,尤重嫡庶之别,莫非是因此缘故?”

    彭平康道,“恐怕另有其因。”

    周胤绪又一怔,就听彭平康意味深长道,“昔年石仲容临终时,分财物与诸子,却独不及石季伦分厘,这是为何?”

    周胤绪脱口接道,“‘此儿后自能得’。”

    彭平康笑道,“是啊,因此,周少尹还是不要轻易就说文氏‘重嫡卑庶’。”

    周胤绪沉默了片刻,又道,“彭都督还是没有告诉我,‘任意车’上的汉童究竟从何而来?”

    彭平康道,“胥吏横行乡里,以权谋私,借‘折变’c‘籴粜’之名,苛剥百姓,横征暴敛,以致百姓无依,甚至有‘生子不举’之象,而文氏‘仁善’,开慈幼局收抚弃儿,可谓是功德无量”

    彭平康话没说完,周胤绪就忍不住道,“无耻至极,无耻至极!”他说了这一句,见彭平康没有应声,又想起自己是在文家做客,便放低了声音,“就是通竹桥进地狱道也不为过!”

    彭平康抿了抿唇,“周少尹,是在说谁?”

    周胤绪一顿,抬起头,只见彭平康目光灼灼地看着自己,他立刻反应了过来,想说一句“失言”,却怎么也开不了口了。

    ——————

    ——————

    1 “既为忠臣,不得为孝子,如何”

    《世说新语·言语篇》:桓公入峡,绝壁天悬,腾波迅急。乃叹曰:“既为忠臣,不得为孝子,如何?”

    桓温率军征蜀,进入三峡,看到陡峭的山壁好像悬挂在天上,翻腾的波涛迅猛飞奔,不禁叹息道:“既然要做忠臣,就不能做孝子,有什么办法呢?”

    2 “不以爱憎匿善”

    《世说新语·识鉴第七》:郗超与谢玄不善。苻坚将问晋鼎,既已狼噬梁c岐,又虎视淮阴矣。

    于时朝议遣玄北讨,人间颇有异同之论。

    唯超曰:“是必济事。吾昔尝与共在桓宣武府,见使才皆尽,虽履屐之间,亦得其任。以此推之,容必能立勋。”

    元功既举,时人咸叹超之先觉,又重其不以爱憎匿善。

    前秦苻坚南下攻晋,侵占梁岐,虎视淮阴。

    朝廷派谢玄率军抵御,但朝中议论纷纷,认为谢玄不能胜任。

    郗超虽与谢玄不和,但仍道:“谢玄定能成功。我和他曾在桓温的军府共事,发现他用人能各尽其才,即使是一些细小事务,也能使人得到适当安排。以此推断,想必他定能建立功勋。”

    谢玄胜利后,时人都赞叹郗超有先见之明,而且对他不因个人爱憎而隐匿别人的才能的做法表示敬重。

    3 “折变”之苦的具体情况借鉴了宋朝,但是我个人觉得缺乏现代财政工具的古代农业社会,“折纳”的弊端遗害是非常深远,贯穿许多朝代的,因为如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