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三十章 午间恳谈(第2/3页)  庶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起来,“辜负了父亲期望,儿子实在惭愧。”

    徐广道,“无妨,我早说过,你是我儿子,我不嫌你。”

    徐知温闻言,不禁一怔。

    徐广放下手,抬起头来,“不过有一事,我虽想到了,但我还是要问一问你。”

    徐知温回过神来,道,“父亲请问,儿子知无不言。”

    徐广道,“那个转卖名下投献来的田地给木速蛮商人的主意,是不是你向傅楚提的?”

    徐知温恭敬道,“是。”

    徐广顿时倒吸了一口凉气。

    徐知温微微低下了头,余光却观察着徐广的神情,“儿子逾矩了,父亲”

    徐广抬手作了个“停止”的手势,徐知温见状,立刻闭上了嘴。

    屋内静默了一会儿,只听窗外传来秋蝉依稀的鸣叫声,天上流云翻滚,午后的阳光洒进书房内,映出空气中细小的粉尘,散着慵懒祥和的气息。

    徐知温站了一会儿,不自觉地又生出困意来,他眨了眨眼,用力撑着眼皮,摒住了打哈欠的冲动。

    良久,徐广才开口道,“你太”他看着徐知温站在桌前努力保持清醒的样子,已经到了嗓子眼儿里的话怎么也说不出来,他顿了顿,点点桌上的信纸,“彭平康夸你,真是夸得太贴切了。”

    徐知温又低了低头,听徐广接着道,“‘高欢不死矣’,真是恰如其分!”

    徐知温一顿,恭敬接口道,“彭寄安竟如此说么?”他扬了扬嘴角,“可他明明知道,儿子并不好酒啊。”

    徐广道,“彭平康被你吓着了,写信的时候,话就难免重了些,你可别把他也当作‘须斩的乱麻’了。”

    徐知温点点头,顺着徐广的话调侃道,“莫说儿子成不了齐文宣帝的霸业,就是真作了‘英雄天子’,儿子也绝不可能学鲜卑人的习气,拿女人的髀骨作琵琶。”他微笑道,“如此暴虐无道,实在不合孔孟礼教。”

    徐广淡淡道,“对,我知道,你是最讲‘礼’的人了,不合‘礼’数的事情,你连想都不会去想。”他意有所指道,“可旁人,不会同你一样,事事都讲‘礼’。若是你遇上一不讲‘礼’的人,弄巧成拙,那可如何是好?”

    徐知温抬起头,笑道,“父亲放心,就算有不讲‘礼’的人,他们也没法子像五弟一样,来同我们国公府讲‘情’。”

    徐广“哦”了一声,“你既然这么有把握,我就不多言了。”他又抚了抚信纸,似不经意道,“对了,你昨儿又去看过你五弟了?”

    徐知温脸上的笑容慢慢淡了下去,“是啊。”

    徐知温说完这一句,就不说了,徐广也没追问徐知让的伤情如何,只是道,“我是在想,若是你五弟伤好了,就叫他跪到祠堂去抄《孝经》和‘三礼’。”

    徐知温脸上的笑容彻底消失,“是,儿子也这么想呢。”

    徐广抬头看了看徐知温,温声道,“瞧你,困得都快支立不住了,快回屋睡中觉罢。”

    徐知温朝徐广行了礼,慢慢退出了书房,但出了门后,不知怎的,刚才一直袭扰着他的困意顿时不见了。

    ————————

    ————————

    1 “高欢不死矣”典故:

    《北齐书》:十一月,周文帝率众至陕城,分骑北渡,至建州。甲寅,梁湘东王萧绎遣使朝贡。丙寅,帝亲戎出次城东。周文帝闻帝军容严盛,叹曰:“高欢不死矣。”遂退师。

    武定八年(550年),高洋即皇位的消息一传到西魏宇文泰耳朵里,宇文泰便亲率大军东进,他想试探试探这位年仅24岁的新皇帝是否像他老对手高欢一样骁勇善战。西魏大军一直推进到建州。为了显示自己的实力和才能,高洋趁机纠合六州鲜卑,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