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五章 论遣唐使(第2/2页)  庶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太子点点头,“倭国派‘遣唐使’往来的次数最多。”

    朴丽娥放了心,继续道,“实际上,倭国在大唐建立前,就派出了几次‘遣隋使’。‘遣隋使’回国后,对当时摄政的圣德太子道,‘大隋官制完整,国势强盛,笃信并保护佛法’。尔后,圣德太子便大力弘扬佛教,大刀阔斧地改革了倭国旧有的体制。”

    “比如圣德太子亲自制定的‘冠位十二阶’便是引用儒学中的‘五德’,制度与现今的科举颇为相似。还比如圣德太子亲笔写的‘和为贵’c‘崇君’和‘尊三宝’,与儒学中的‘天地君亲师’也别无不同。”

    “而圣德太子这么做,并非是他真心以为大隋国力强盛是因为他的卓越体制。”朴丽娥又看了太子一眼,见太子没有不愉快的迹象,才继续说道,“他只是假托大隋,来改变当时倭国豪族把持朝政的现状,建立以倭国‘天皇’为中心的集权政治罢了。”

    “他说是学习‘大隋的先进文化’,其实只是中原文化恰好符合他铲除政敌的目的,符合他为自己攫取政治利益罢了。”

    太子饶有兴致道,“这说法孤从前却从未听过。”他沉思了一会儿,追问道,“可大唐建立后,倭国改革应早已完成,为何还数次派‘遣唐使’呢?”

    朴丽娥道,“那是一种‘借位’的手法。”她又斟酌了一下,确定她的话里面没有敏感的意思,才接着道,“那些‘遣唐使’,只是为了获得大唐的‘赠官’与‘留唐生’资格,好回国后,获得国内体制的认可。”

    太子道,“可大唐也任用胡人为官,他们为何不留在大唐呢?”

    朴丽娥道,“大唐任用胡官蕃将不假,可终究越不过”她又看了太子一眼,“越不过那些每年通过正规考核,踏实做事的汉官。”

    太子微笑,“无妨,继续说罢。”

    朴丽娥道,“当时倭国的官制与大唐极为相似,大唐国力又十分强盛,于是倭国的一些贵族子弟,便通过‘留唐’,表明自己有资格胜任国内父辈给他们早已安排好的官位。”

    “比如,一个倭国的王子来大唐,大唐见他的身份,便‘赠予’三品虚职,给他三品的待遇。他回国后,便可以拿着这个‘三品赠官’获得国内远超于他本身资历的官位,这就是‘借位’。”

    太子笑了一声,对着翻开的功课道,“所以,华傲不再学习东郡体制,不仅是因为东郡的国力不够强,而是因为臧尔溯和他的那些贵族们不用假托东郡,来获取自己的政治利益罢。”

    太子说这话没问题,但是朴丽娥不敢接,只是喏喏点头,“是,是啊,殿下说得对。”

    太子又对着几上的书深思了一会儿,抬起头对朴丽娥笑道,“说得好,孤该常召你来才是。”

    朴丽娥先应了一声,继而道,“殿下忙于功课,奴婢不敢扰了殿下。”

    太子微微扬起了嘴角,转头对贴身内侍道,“把尚衣局新制的那件罗衫拿来罢。”又面向朴丽娥笑道,“孤下回召你,你得穿上给孤看看。”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