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三章 闲评苏诗(第2/3页)  庶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缄置其内,遣人持以还其父,乃得幸存。”

    徐知让道,“原来如此,其母欲弃时,恐怕未曾想章申公两举科甲,乃至出将入相,北伐西征,成为一代名臣罢。”

    王杰明白为什么文一沾讲这首诗之前要向自己告两次罪了。

    可和王杰的出身比起来,这首诗分明更像是在讽刺文一沾。

    文一沾冷声道,“不错,此诗首联为‘方丈仙人出渺茫,高情犹爱水云乡’,苏东坡当时与章申公私交甚好,章申公却因此句以为苏东坡讥讽其身世,两人因此交恶。”

    “至宋哲宗亲政时,重用洛党,章申公入掌中枢,一力贬斥苏氏兄弟,苏东坡被贬至惠州,沦为罪官。章申公却仍不解恨,读到苏东坡于惠州所作《纵笔》中一句‘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便以为‘苏子瞻尚尔快活’,甚而再贬其至风涛瘴疠的儋州,意图让年过花甲的苏东坡客死儋州,可谓是睚眦必报。”

    文一沾越说,声音越冷,“后人虽说章申公为人忮忍,喜怒无常,任意将政敌置之死地,可苏东坡以诗讽其身世,亦非君子所为。”他说了两句,似乎意识到自己情绪不对,顿了顿,收敛了一下,对王杰说道,“朋党之祸,自古遗害甚多,四皇子读此诗,更应谨记‘知人善用’四字才好。”

    王杰立刻道,“受教了。”

    安懋定睛看了文一沾一会儿,转而向徐知让道,“朕仔细听过了,殿中除了你,并没有人喊疼。”

    徐知让看了看文一沾,微笑道,“文大人方才已经喊了。”

    安懋道,“朕竟没听出来,许是朕的耳力不好。”安懋转向了王杰,“你可听出来了?”

    王杰斩钉截铁道,“儿臣只听到文大人评诗评得甚好。”

    文一沾垂着眼帘,“看来是徐监生耳力超乎常人,寻常人听不见的,他的耳朵偏偏能捉到几句影儿。”

    安懋笑了,“是啊,他耳力太好了,几乎都听得见朕心里在想些什么了。”

    徐知让一惊,立刻道,“愚生不敢妄测圣意!”

    徐知让刚说完这句话就后悔了,连王杰都听出这句话喊得颇有点儿“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味道。

    安懋渐渐沉下了脸,他又翻开桌上徐知让的那篇文章,随意扫了两眼,拿起桌上沾了朱印的毛笔当殿批复了几句话,搁下笔,“以下犯上,口出狂言,笞三十,除国子监监生之名,永世不得参考科举。”

    徐知让行礼,“谢圣上赏罚。”

    安懋把那本折子递给了徐安,徐安出了殿,过了一会儿,当场就有太监把徐知让拉下去,剥了衣衫,行笞刑。

    王杰听着殿外传来的鞭笞声,太监报数声以及徐知让的闷哼声,不禁颤了一颤,其实鞭笞他倒不怕,王杰害怕的是安懋这种随意处置一个人的权力。

    这种权力建立在孔孟道统,儒家礼教上,是多么不可动摇的存在啊。

    安懋看在眼里,温声安抚道,“别怕,他犯了错,朕才会加罚于他。”

    王杰小声道,“儿臣不怕。”

    安懋露出一个标准的慈父笑容,闲聊似地对王杰说道,“朕这回给你挑了个耳力好的书僮,你入学之后,可要好生用功才是。”

    ————————————————

    ————————————————

    1 《和章七出守湖州二首》

    方丈仙人出渺茫,高情犹爱水云乡。

    功名谁使连三捷,身世何缘得两忘。

    早岁归休心共在,他年相见话偏长。

    只因未报君恩重,清梦时时到玉堂。

    绛阙云台总有名,应须极贵又长生。

    鼎中龙虎黄金贱,松下龟蛇绿骨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