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七章 无为而治(第1/3页)  庶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苏敏儿一回到山池院,就往正屋走去。

    正屋中,王杰正在喝药粥,徐宁在旁边讲皇后下的中宫笺表c魇咒太子案的贼人伏法c张榜公示上邶州一案的调查和处理结果c对杜韫玉和制勘官的处罚决定,以及刚刚下的加征税赋和民夫的旨意。

    王杰听完,不由感叹道,“我尝读《管子》,其有一句:‘事督乎法,法出乎权,权出于道;礼出乎义,义出乎理,理因乎宜者也’,原以为不过是‘道论’的谈玄论虚,未想到此是以‘内圣’喻‘外王’。”

    徐宁道,“《管子》为稷下道家之学,统百家,主黄老,主子确应深研其术。”

    王杰道,“我总以为,世人赞汉文c景二帝施黄老,是因‘无为而治’四个字。却不想,这‘无为’之下,是‘以无为而有为’。”

    徐宁道,“若非文景二帝以‘无为’安边c强军c治藩,又怎能成汉世宗的‘武帝’之名?”

    王杰道,“是啊,‘黄老之学’,另有一称,谓‘人君南面术’,今见父皇用之,方知不虚此名。”

    这时,苏敏儿进了屋,她先朝王杰行了礼,再把她在尚衣局听到的消息和两人说了。

    当然,她把去尚衣局是要拿金线给王杰打玉络子这一节给隐去了。

    王杰听了,皱眉道,“追封一事,父皇尚未下明旨,清宁宫为何在此时宣扬此事?”

    苏敏儿在回山池院的途中已经思考了一路,她试探地回答道,“奴婢以为,圣上或许是想抬举主子了。”

    徐宁不语,只是赞许地看了苏敏儿一眼,苏敏儿得了这一眼,胆子大了一些,“奴婢尝读《韩非子》,其有一句:‘明君无为于上,君臣竦惧乎下’。”

    “又有一句:‘明君之道,使智者尽其虑,而君因以断事,故君不躬于智;贤者勑其材,君因而任之,故君不躬于能;有功则君有其贤,有过则臣任其罪,故君不躬于名’。”

    “如今圣上已断了事c任了贤,智者如周惇将尽其虑,贤者如徐广将勑其材,圣上已不必再操权柄以加赏罚,只需虚静以待,其事自定。”

    “《韩非子》又云:‘君无见其所欲,君见其所欲,臣将自雕琢;君无见其意,君见其意,臣将自表异’。如今前朝已定,后宫却或有微澜,圣上为保前朝之安定,必不能‘见其所欲’。”

    “徐c周二党,皆不可偏,圣上为保战事,必遵明主之言,‘隔塞而不通,周密而不见’。而战事在即,诸事繁琐,圣上需勤政以表,又须对徐贵妃稍加抚慰,因而不得退避禁苑,只得留待内宫。”

    “后宫诸子之中,唯主子与两党皆不相厚。主子曾受东宫监视,可又在徐氏指控太子不悌之时,一力为太子作证。因此,圣上或会以主子生母受冤之名,抬举主子,加以厚赏。”

    苏敏儿一气说完,低着头不敢看王杰,王杰忙着思考苏敏儿分析的前因后果,没注意到她的神态,“所以,清宁宫是秉承上意,才宣扬追封一事?”

    徐宁点头,“于揣摩上意一事上,内宫中无出皇后之右者。”

    王杰又问道,“父皇若想平衡徐c周二党,为何不寻一新宠加赏?”

    徐宁道,“此时圣上若得新宠,此女必成徐c周二党争端之源。而前朝与后宫向来有所关系,圣上既想平是非,怎会再去寻是非?”

    王杰了然道,“‘君以其言授之事,专以其事责其功。功当其事,事当其言,则赏;功不当其事,事不当其言,则罚’。”

    徐宁笑道,“故而,‘明主之畜臣,臣不得越官而有功,不得陈言而不当’。”

    王杰感叹道,“是尔,‘不贤而为贤者师,不智而为智者正’,这便是‘无为而治’了。”

    苏敏儿也感叹道,“却不知,古今有多少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