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九章 破釜沉舟(第1/2页)  庶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城内的鼓楼报了定更,杜韫玉c向和畅和齐得韬起身告辞了,罗蒙正亲自送三人上了回驿馆的轿子。

    纪鹏飞喝红了眼,仆人端了橘皮茶上来他也不喝,只坐在那儿盯着一桌的残羹冷炙,“东郡朝官竟对喊冤小民置若罔闻,可真是奇了。”

    傅楚慢慢喝着橘皮茶,“莫慌,他们能置若罔闻,却不能视若无睹。”

    罗蒙正刚刚送完了人回来,身上的酒气散了一点,他道,“若他们视若无睹,则又如何?”

    纪鹏飞道,“大不了我们也去定襄敲登闻鼓。”

    傅楚摇摇头,“形迹过露,事反不美矣。”

    罗蒙正道,“现成的把柄,却弃之如蔽”

    纪鹏飞道,“明日便是堂审,这可如何是好?”

    三人同时沉默下来。

    良久,罗蒙正疑惑道,“岂非是圣意为之?”

    纪鹏飞深思道,“是圣上想把大事化小?难道是顾忌华傲?”

    傅楚道,“不对,如果是顾忌华傲,此刻应已直接问罪你我三人。”

    罗蒙正道,“正是,若是华傲问及此事,必定先将我等三人下狱后再审,何须如此大费周章?”

    纪鹏飞道,“那便是圣上自己的意思。”

    杜韫玉虽然是周惇的门生,但就算是周惇自己来了上邶州,也不敢对喊冤的人视而不见。

    那三人敢这么做,必定是知道这并不是一个可以用来弹劾的把柄。

    傅楚沉吟道,“圣上难道是要力保徐国公?”

    纪鹏飞道,“我从未得见徐国公,与徐氏也无甚交情,此案与徐国公有何关联?”

    傅楚道,“‘威边军’的粮饷是兵部和户部经手的。”

    罗蒙正出声道,“不对,徐c周不合,天下皆知。圣上若真有此意,就不会让杜怀珠来主审此案。”

    纪鹏飞道,“未必,也许杜怀珠审此案非圣上本意。”

    傅楚道,“或许是帝王心术,让杜怀珠审此案便是让众人心服口服。”

    罗蒙正喝了口茶,道,“方才那杜怀珠悠闲自得,分明打的就是‘春秋决狱’的主意。”

    纪鹏飞道,“若是想‘春秋决狱’,那明日他便不能对喊冤之民视若无睹。”

    罗蒙正皱眉道,“非也。”

    傅楚也道,“方才席上他便道,此次前来是因为圣上认为‘威边军军纪不严’,既然是‘军纪不严’”

    纪鹏飞接口道,“他本就没想查‘威边军’的账。”

    罗蒙正道,“不是杜怀珠不想查,是圣上不想查账。”

    话题陡然沉重起来,纪鹏飞终于拿过手边的橘皮茶,抿了一口,道,“不查,那便是一笔糊涂账了。”

    傅楚道,“这查了也是一笔糊涂账。”

    纪鹏飞放下茶碗,叹气道,“我愧对‘威边军’辖下的厢军。”

    罗蒙正沉吟道,“既然查不查都是一笔糊涂账,那还是不查的好。”

    傅楚附和,“正是,这‘威边军’的账到底糊不糊涂,也是要看朝廷的那本账。”

    纪鹏飞此时有些疑惑,“这是怎么说?”

    此时一阵晚风吹进堂中,吹得灯影摇晃,傅楚放下空着的茶碗,轻笑道,“不如破釜沉舟。”

    此时的驿馆内,杜韫玉c向和畅和齐得韬也围在一起商议案情。

    上邶州的驿馆设施一应俱全,又得了罗蒙正的吩咐,他们一回来就有驿仆奉上醒酒茶来,因此此刻三人也还算清醒。

    杜韫玉的一双眼睛在灯火下熠熠生光,他先定了个基调,“此案处置作乱厢军便可,无需他议。”

    齐得韬是兵部的,他不得不问一句,“明日堂审过后,可还去探访‘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