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百四十三章杀人漫画家消失之谜(1)(第1/2页)  我是亲子鉴定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今天继续和朋友们讲一个发生在文革时期的神秘事件。

    这个事件篇幅不长,算中等,但其中的许多细节都与当时的社会环境紧密相关,看完这个事件,朋友们应该就能对文革时期有一定的了解。

    我们生活在这个时代是幸福的,只要不侵犯别人的利益,不做违法的事情,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没有人来干涉。

    比如你喜欢画漫画,只要你有心情,无需担心生计问题,关起门来想画几张画几张,想画多久画多久,就算你画点黄色小漫画也无人来管你(前提是只能个人欣赏,不要在公开场合发表)。

    但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这种个人的爱好很有可能被某些有心人扣上“资产阶级腐化”的标签,将其打成“现行反革命”。

    我们县城就发生了这么一起事件,而且结局非常诡异。

    说起我们县城l,历史上算是有点名气,因为屈原投江就在此地。

    1966年,l从xy县脱离出来,自成为一县。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当时恰逢文化大革命,县领导上台之后,想一鼓作气争个先进,于是带头举起文化大革命的旗帜。

    领导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具体实施起来就会有一些自私自利的人故意将经倒着念。

    甚至有用心险恶的人利用这个机会公报私仇,用“莫须有”的罪名将平日里看不惯的人打成“现行反革命”。

    漫画家老古就是受害者之一。

    老古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以他的能力和家里的背景,到市里担任一方要员都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但他沉迷于漫画,放弃了所有上进之道,一心在家笔耕不休。

    浸浮漫画之道几十年,老古已经颇得精要,可惜他生不逢时,在那个时代,漫画只能作为爱好,而无法靠其生计。

    年过四十之后,老古父母双亡,之前的关系网也都基本断裂,还好父母留下来的一些薄产,足够老古紧衣缩食生活下去。

    这个时候,叔叔婶婶盯上了他的家产,经常会找一些理由来借钱借物,老古又是个唯唯诺诺的性子,不懂得拒绝,每次都答应。

    虽然每次借得不多,但架不住次数多,时间一长,老古就穷得连饭都吃不饱了。

    这时候老古再要叔叔婶婶还钱,叔叔婶婶却视老古如洪水猛兽,次次都找借口推脱,而且对外宣传老古已经“画漫画走火入魔”变成了疯子,甚至连饭都不愿意给他吃一口,还好有个别看不过去的邻居帮助老古,才让他不至于饿死。

    老古倒是自得其乐,只要饿不死就行,一口饭食下肚就跑到院子里,以树枝当笔以沙地当纸开始作画,画完一副抹去又再画一副,周而复始c乐此不疲。

    许多人都以为年过四十的老古会这样浑浑噩噩地过完一辈子,却没想到文化大革命给他带来了飞上枝头变凤凰的机会。

    文革期间,最常见的宣传手段就是大字报。

    (大字报是张贴于墙壁的大字书写的墙报,是“大鸣c大放c大字报c大辩论”的“四大”之一。

    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初这20余年的时间里,中华大地上共贴出了多少张大字报,恐怕是永远无法统计出来了,大字报甚至曾泄露机密,成为美国中央情报局情报来源。

    大字报的最主要功能,一是揭露,二是批判,前者可以无中生有,断章取义,后者可以随意上纲上线,乱扣帽子。

    不论哪一种功能,基本表现方式都是片面和不实之词,容不得被揭露c被批判者的申辩与反驳,所谓用大字报的方式开展大辩论,实则是大批判,大量的冤假错案就是这样制造出来的。

    文革期间的大字报几乎有一个固定的格式,先是以语录开篇,接着写一通形势大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