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零四章深渊三部曲之遗愿(1)(第1/2页)  我是亲子鉴定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谁言往事不可追?年年岁岁,秋风劲吹。

    多少秋风吹不尽,恩恩怨怨,是是非非。

    今日作歌迎春归,几多歌声,几多伤悲。

    只见昔日春归处,几度残阳,几度斜晖。

    动笔讲故事之前,心血来潮吟上一首和故事扯得上关系的古诗,既能缓解回忆往事激动的心情,又可以顺带装装逼,一举两得。

    今天开讲的大事件《遗愿》,是深渊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它或许没有《夙怨》的凄冷,更没有《深渊》的冷血,但却是在我心中占据最重要位置的一部。

    具体经过如何,就让我给大家一一道来吧。

    某一天中午,110接警中心的电话铃声急促地响了起来,接警人员接通来电之后,里面传来了一个中年男子略有些颤抖的声音:

    “您好,是110吧,我是xx医院的医生,我姓于(化名),今天我们这里发生了一件怪事”

    于医生一边回忆一边讲述起不久之前发生的一件极为不寻常的事情来。

    就在几个小时之前,xx医院的急诊区冲进一辆豪华小车,车上下来两个人,其中一个大喊大叫道:“于医生!于医生!”

    早就等候在一旁的于医生和另外两名助手连忙迎了过去,从豪华小车的后座上抬下一个年轻男人,这个年轻男人双目紧闭c身体慢慢从温热转为冰冷,极有经验的于医生一触碰就知道,此人已经没有了生命体征,就是俗称的“死亡”。

    “马上送到手术室进行手术!”于医生大声吩咐道。

    死者是一个器官捐赠者,而豪华小车的车主付仁(化名)则是受捐者的父亲,此时他的女儿——一个晚期心衰患者已经躺在了手术室,等着捐赠者到后马上进行心脏移植手术。

    (心脏移植术:取出严重心脏疾病患者的心脏,将捐赠者健康的心脏重新缝合到病人胸腔内,与其它器官移植手术一样,心脏移植手术的最大问题是移植排斥反应,如果移植排斥反应得到控制,病人的存活可达10年以上。)

    (我不是医生,有关心脏移植手术的内容是查询了一些文件后臆想出来的,如果其中有不对的地方请大家谅解。)

    付仁人如其名,是一个富人,家财万贯,但这十几年来他却承受着远比其他人更大的痛苦,而痛苦的根源就是他唯一的女儿付静(化名)。

    付仁虽然有钱,但身体状况欠佳,一直到四十岁才有了这个女儿,自然将之视为心肝宝贝,疼爱万分。

    可惜的是付静遗传到了他偏弱的体质,而且更为严重。

    付静三岁那年就检查出了先天性心脏病,虽然动过几次成功的手术,但病根始终没有排除,随着时间的推移女儿的心脏病越来越严重,几个月前的一次检查,主治医生下了病危通知书:付静最多还有一年的寿命,唯一办法就是做心脏移植手术。

    心脏移植手术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大型手术,这样的手术全国每年会有上百例,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患有严重心脏病等待做心脏移植手术的患者足有上万人。

    之所以会形成数量上的巨大反差,是因为两个障碍。

    第一个障碍:心脏移植手术费用特别高,一般的家庭承受不起。

    第二个,也是最主要的障碍:器官捐赠者太少,而且需要经过配型,如果配型不成功也无法移植。

    付仁家有的是钱,第一个对他来说完全不成问题,但要找一个合适配型的心脏,而且要等到这个捐赠者离世才能动手术,实在太过困难。

    付仁为了给女儿祈福全家集体信佛,不仅仅整日祷告,而且还不停地向一些慈善机构捐赠财物。

    汶川大地震时他的公司一共捐款两百万,其中只有三十多万是员工捐赠的,剩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