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67章 李世民教孙(第1/3页)  大唐承包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大唐承包王最新章节!

    每朝每代,官员贪污屡见不鲜,是制度有问题么,或许有一方面的原因,但从根本上来说,是因为人性的私欲,每个人都有私欲,只是在于能否克制罢了,毕竟像魏征这样的人,不多。

    作为皇帝的李世民比其他人看得更明白,有能力的人贪墨一些钱粮,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其实是最好的办法,事实上他也是如此的。他不恨贪污的官员吗?恨,可是朝堂之中,贪墨的官员不少,若是按照魏征的标准来查,大唐或许也就运转不动了。

    关于贪墨这一个老大难的问题,其他重臣不说话,李世民便自己考校。

    “依哲儿之言,和珅虽注定一死,但身在高位多年,贪墨钱粮却不知几何,于国于民皆有大害,哲儿可有相应的办法?”

    不是说实行糊名制么,怎么扯到贪污上去了。

    李哲愣了愣,行礼道:“其实这个问题,微臣也没有好的办法,官员贪墨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不过倒是可以减轻一些。”

    李世民也是随口一问,没想到李哲竟然还真有应对之策。

    “哦,说说。”

    “其实办法很简单,一个是增加监查力度,查到便重惩;另一个便是增加官员的俸禄。官员贪墨无非是因为私欲与心里的不平衡。”

    “私欲倒是很好理解,这心里不平衡是何意?”房玄龄乃是百官之首,对于官员贪墨之事很关心。

    “还是打比方吧,就拿长孙司空来说······”

    长孙无忌一脸黑线,毕竟这个打比方肯定不会是什么好话,而且明明是房玄龄发问,为什么受伤的总是他呢?

    李哲看了眼长孙无忌,笑道:“长孙司空贵为司空,当朝一品,手中的权利有多大,诸位都了解,权力大便代表可以支使的银子巨大。

    若是长孙司空可以使用十万贯的钱粮,但他的俸禄却只有百来贯左右,长孙司空心里会平衡么,他会想什么呢?

    他会想本官明明可以使用十万贯的钱粮不必上报陛下,但陛下给本官的俸禄却只有百贯左右,本官何不从中贪墨一点,反正陛下也不知道。

    十万贯与百贯之间的落差,就会导致长孙司空心里不平衡,从而贪墨钱粮,有一次便有第二次,继而有第三次,有无数次,从小贪到巨贪,大抵就是如此了。

    所以除了给有心思贪墨的官员一种威慑之外,提高官员的俸禄也是有效的办法之一,官员的俸禄高,生活富足,贪墨的情况也能减少一些。

    不过,咱们商议的不是关于春闱是否实行糊名制么,怎么说到官员贪墨的事情上了?”

    李哲根本不给长孙无忌辩驳的机会,说完就将话题扯回到了糊名制上,反正不管长孙无忌贪没贪污,先给长孙无忌上点眼药再说。

    李世民点点头,笑道:“那就说说糊名制的问题,诸位爱卿认为糊名制可否施行?”

    从科举保证公正性的角度而言,糊名的优点是明显大于其局限性的,更别说他们现在找不到反驳李哲的理由,一众老臣自然是没有意见。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贤王殿下不愧是楚王殿下之子,糊名制之举,老臣认为可行。”

    一听这话就知道是李道宗,也就只有李道宗才能从李景仁口中学到长江后浪推前浪的话,简直直白的不像话。

    不过话糙理不糙,李道宗的话令一众老臣感觉自己似乎已经老了,新一代小辈们已经渐渐成长起来了,或许几年之后,朝堂便用不着他们了。

    “道宗认为可行,其余爱卿认为如何?”

    “臣等亦认为可行。”

    李世民捋了捋胡须,笑道:“既然如此,那今年春闱便实行糊名制,贤王有功于社稷,赐万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