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三十七章 兄弟齐聚话子乔(第1/2页)  三国之兵出蜀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汉中郡郡治南郑城外,一支数十人的队伍簇拥着两辆马车奔驰而来,直到城门口才缓缓停下。

    第一辆马车中走出来一位尖嘴猴腮、个子矮小的青年男子,微微抬头看了看面前高耸的南郑城。

    “桓公死于犬戎,其民南奔,故以南郑称。”青年男子心中不由得浮现出这句关于南郑由来的记载。

    南郑对于汉中的重要性不光体现在作为汉中的附郭首县,更体现在它的战略位置。

    南郑县地处汉水上游谷地平原,北靠秦岭,南倚米仓山,西近陇南山地,东连安康盆地。地势北高南低,北部系秦岭中、低山地,切割较深,四周多关隘、谷道。

    稍稍驻足感慨,另一辆马车中的男子也掀开车帘走下马,笑着朝相貌奇特的男子开口道:“子乔兄,您站在这里是想临城吟诗作赋吗?”这位相貌特别的青年男子自然就是被刘泽举荐为使者的张松,而另一辆马车中坐着的就是现如今汉中的土皇帝张鲁的胞弟张徵。

    或许是来到了张鲁管辖的汉中郡,性情原本就沉默的张徵话语也稍稍多了一些。

    虽然刚开始的时候对张松这样一位其貌不扬的世家子弟印象不佳,但是这几日的相处下来,张徵已经被张松的才华所折服,心中甚至起了向兄长举荐此人的心思。

    张松闻言摇摇头,他心中对这位性情温和的留侯子孙的印象也还不错,笑道:“公甫兄说笑了,不过是早就听说汉中郡乃益州门户,今日一见心中感慨颇多啊。”

    两人正闲聊着,南郑城中飞驰出一队人马。

    为首之人身披甲胄,待走到离张松等人不远处干净利落的翻身下马,而后快步走上前。

    张徵一眼就认出了来人,上前行礼道:“小弟拜见……”

    “这几年你在绵竹城中过得还好吧。”

    张徵的话还没说完就被那人一把拉起来,然后拍拍他的肩膀道。

    张徵朝站在一旁的张松露出一个歉意的笑容,而后回答道:“兄长放心,我在绵竹城中一切都好,君朗公没有派人为难我等。”

    “兄长,我来为你介绍一下,这位是护送小弟前来汉中的使者,张松张子乔。”

    说着回头为张松也介绍道:“子乔兄,这是我二哥张卫。”

    张卫虽然张松的长相不太满意,但是看着护送张徵来汉中郡的份上还是笑着拱手道:“张卫见过张先生,多学先生您亲自护送舍弟。”

    张松聪慧过人,张卫眼中一闪而没的不以为然丝毫没有瞒过他的眼睛。

    不过好在这时候的张松还不想历史上那般自傲,再加上来之前刘泽已经给过他认同感,因此心中对张卫的失礼行为并不在意。

    “张将军客气了,职责所在不敢轻忽。”张松作揖回礼道:“此番除了护送公甫兄前来之外,在下还受命前来拜访公祺将军,还望张将军能够不吝通传。”

    张卫闻言沉吟片刻,缓缓开口道:“张先生放心,驿馆已经打扫干净,您舟车劳顿,还是先行休息。待在下禀告过大兄之后,再来请您。”

    “如此就多谢将军了。”

    既来之,则安之,张松表现出一副悉听尊便的坦然态度。

    张卫微微点头,一挥手自然有人上前安排张松一行人的住处。

    而张卫自己,则是带着刚刚来到南郑的张徵面前大兄张鲁。

    南郑城的郡守府中,张鲁这位汉中的诸侯并未身穿官服,反而身着道衣,背披鹤氅,腰间悬挂一柄精致的佩剑。

    “小弟拜见大兄,一别数年未见,大兄风采更胜往昔。”

    即使是几年没见,张徵还是一眼认出了面前这位已经是诸侯的兄长,一丝不苟的先前行礼拜道。

    张鲁伸出手拉起这位最小的弟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