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九十五章 挑灯夜谈门阀势(第1/2页)  三国之兵出蜀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涪令府中,忙碌了一天的董扶迈着稳健的步伐走进刘泽的书房之中。 .

    此时的刘泽正跪坐在桌案前,在两盏羊灯的照亮下一丝不苟的看着手中的竹简。

    这种灯盏灯造型优美,工艺精湛,设计巧妙合理,羊身表面通体还鎏镀了银色的合金。

    羊背恰似一个可以掀开的盖子,身躯为空腔,正好储放燃油。

    一只可活动的铜环穿过背上的小钮,上提铜环可将羊背揭开,当盖子倒翻后变为灯盘,提环恰好抵在它的鼻梁上托住灯盘。盘心置一朝天短锥用来挂置灯捻。

    盘沿后边尖嘴处有一小流口,由此可将灯盘内剩余的燃油回收到卧羊的腹腔内。

    只要将灯盘扣回到羊背上,灯火就会自动熄灭,同时将熄灭后的残烟封闭,避免呛人。

    这是他特意从绵竹城中带来的灯盏,专门用作挑灯夜读所用,同时也是为了提醒他自己发展工业。

    中国古代并不缺少能工巧匠,秦朝时期就已经实现了武器的标准化制作,甚至很多武器的制作工艺都是现在社会难以想象的。

    若是刘泽能够将这种标准化推行到各行各业,对于民生的进步是不可想象的。

    见董扶走进来,刘泽轻轻放下手中的竹简,笑着起身道:“这么晚了,茂安先生您还没有休息啊。”

    “心情激荡,有些睡不着。”

    董扶布满皱纹的脸上满是兴奋,与刘泽之前见过的睿智淡泊截然不同。

    刘泽心中有些好笑,他实在是没想到声名赫赫的董扶还有如此可爱的一面。

    温言请董扶坐下,刘泽亲自奉上一杯热茶,笑着关心道:“先生您还是要多注意休息,弘文馆还需要您老多多照看了。”

    董扶接过茶水,喝上一口后道:“你是不知道,今天弘文馆开幕还是很成功的,光是新收到的捐赠书籍就有好几百卷。”

    “这点是必然的,扬名的好处不是什么人都能拒绝的,况且捐书对他们来说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损失。”刘泽一脸平淡道,对此他心中早有预料。

    董扶微微平复心情,接着开口道:“看来长公子对这种情况是早就有心理准备了。不过今天倒是让老朽颇有些当年在太学中求学时的感觉,仿佛整个人都变得年轻了。”

    刘泽闻言眼神充满着崇敬,董扶虽然对官场之事十分了解精通,但是归根结底还是个儒者,对于教化之事是最敏感、最上心的。

    “对了,老朽此来还有一件正事想和泽公子商量。”略显兴奋的董扶像是想起来什么似的开口道。

    刘泽望向董扶开口道:“先生请讲,有什么小子能做的绝不推辞!”

    “是这样的,如今弘文馆已经算是上了正轨。老朽也不好一直待着涪令府中,作为馆长还是搬到弘文馆中住比较好。”董扶有些不太好意思的开口道。

    毕竟他在刘泽的涪令府中住了这么久,现在为了避嫌而搬出去,情面上多少有点过不去。

    刘泽也明白董扶的意思,他微微点头道:“茂安先生接着住在涪令府中的确有点不合适,不过您老也不必住在弘文馆中,那里实在有点太简陋了。”

    沉吟思索片刻,刘泽接着道:“这样吧,您老在我府上再暂住几日,小子明日派人帮您在弘文馆附近物色一间院子吧。”

    “不用,当年在太学之时的环境还比不上弘文馆,老夫还不是过来了。”董扶摆摆手,不在意的拒绝道。

    刘泽笑道:“先生,此一时彼一时也。况且弘文馆明文规定晚上是闭关的,您老住着也多有不便。”

    “好吧,那就有劳泽公子了。”董扶闻言微微沉吟片刻,最终还是抱拳同意道。

    刘泽满意的点点头。

    从个人情感的角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