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二十七章 亲上庄园访贤才(第1/2页)  三国之兵出蜀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涪县城郊,一位身穿锦衣华服腰佩白玉的贵公子站在站在一家幽静的庄园前。

    庄子前两扇红色大门上边挂着一块匾额。匾额上写着两字“黄庄”,字体铁画银钩棱角分明,让人一看就知道写字者性格坚毅刚硬。

    “公子,小的看您在门前伫立良久。请问是有什么事寻我家主人吗?”门房中走出一名小厮,恭敬的抱拳问道。

    这位贵公子就是刘泽,他笑着开口道:“在下刘泽,特来此拜会公衡先生。这是我的名帖,还请通传。”

    “公子稍后,小的这就禀报我家主人。”小厮恭敬的接过名帖行礼道,而后才一路小跑走进庄子中。

    刘泽身后的亲兵队率刘仲不解道:“主公,这位黄权名声不显,之前也只是县中的小吏,值得您亲自跑一趟吗?”

    “你不懂,此人正直又足智多谋,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亲自上门只是体现我等的诚意而已。不管能否招揽到,这礼贤下士的礼不可废。待会儿见到黄公衡是万万不可失礼。”刘泽开口解释道。

    其实刘泽心中对招揽这位也没什么把握,不过他还是义无反顾的来了。

    不管能不能成,对刘泽来说都是有利无害。成了,能收获黄权这位智者的辅佐支持;不成,也能刷出求贤如渴礼贤下士的美名。

    黄庄的书房之中,黄权穿着一身青色长袍跪坐在桌案前,手中还捧着一卷竹简。

    从涪县辞官之后他就一直住在这里,静心修养学习。

    黄权的这种做法也是自两汉时期以来不少名士入仕求官最为常见的方法——养望。

    当名声名气达到一定的高度之后,就会为上位者来征辟他为属官。

    像汉武帝时期的董仲舒、胡毋生,还有现在益州的董扶都是在有了名声之后才入朝为官。

    而这种养望的方式在南北朝时达到顶峰,甚至出现了陶弘景这位山中宰相。

    梁武帝萧衍在位时,常有朝廷的使者带着皇帝的信件风尘仆仆地前往茅山向陶弘景请教,得了回书又急匆匆赶回,有时遇有重大事件,往来频繁,前头刚刚派人捧着诏书、敕告出发,马上又加派使者去催办。

    “主人,庄园外有位刘泽公子求见,这是他的名帖。”门房小厮走进来低头拜道。

    “刘泽?快快有请。”

    黄权接过名帖一看,赶忙起身迎接。

    他虽然是辞官隐居在此,但是益州官场上的事情他还是关注的。毕竟他只是暂时归隐,心中的才华抱负还是想要找机会施展出来。

    “明府上门,在下未能远迎,还请见谅。”黄权走到门口朗声笑道。

    刘泽顺着声音看到一位器宇轩昂、白白净净的男子迎上来。

    他知道这位就是正主了,刘泽笑着抱拳道:“是我贸然上门拜访,还请先生不要见怪才对。”

    “明府言重了,快快请进。”说着黄权领着刘泽来到黄庄的偏厅之中。

    两人分宾主坐下。刘泽环视一圈,望向黄权的眼神中满是笑意。

    片刻后,刘泽开口道:“先生之名我在来涪县之前就曾听过,先生还不到而立之年,满腹才华就这么隐居未免太过浪费。如今小子亲身上门,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刘泽的年纪虽然不大,但是他看向黄权的眼神中正平和,充满了欣赏之意。

    黄权自然能感受到刘泽的善意,不用猜特也知道刘泽此番上门的目的。

    “明府亲自上门,盛意拳拳,权原本不该拒绝。只是在下心中尚有几个疑问,希望您可以解答?”黄权沉吟片刻道。

    当今时代君择臣,臣亦择君。就算是皇帝征辟大臣也都有被拒绝的,黄权心中有疑虑要问自然也是正常的。

    刘泽笑着抬手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