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三十二章:挑事(第1/4页)  战明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二章:挑事

    “此言差矣!老夫以为”

    兵部尚书孙承宗反驳道:“这无辜杀害使节队伍,这简直就是有意要挑起我们两边的征战。现在大明没有理由去解释这么多,因为这就是在咱们的地面上发生的,相信皇太极他也能看清楚这一点。因此,臣以为陛下应当立即书信一封,快马加鞭至皇太极手中,打消他的猜忌与顾及,若我们耽搁时日过久,等皇太极他们那边先察觉到了不对的情况,反而显得我大明心虚有愧,到那时,皇太极多半就会心生误会。”

    “臣以为此刻并不能断言是多铎所为。多铎虽然嚣张跋扈,但是他也不会胡来的,臣恳请陛下允臣细查此事给他们一个交代”内阁大臣方逢年话道:“若是事后查出此事乃大明人士所为,而我大明却将此事栽赃嫁祸于多铎,到那时我大明又如何向后金解释这桩事”

    朱慈烺在旁听着这几位内阁大臣们议论纷纷,他若有所思的听了良久,现在总算是有了些头绪。

    原来这些大臣在争论的重点,现在是应不应该立刻将这件事告诉皇太极,现在是以什么样的说辞来给皇太极解释这桩事。

    毕竟再怎么说,大明不站理,人家的队伍是在大明腹地山海关被人截杀的,现在能做到这一点的,要么就是他们队伍内部的人,否则,那就极有可能是大明中藏着一股反明力量,有意使大明陷入战祸的不明势力。

    而相比较是多铎所为,后一个猜测实在是更是叫人心惊,也正是因为这样,内阁大臣方逢年迫不及待想查清楚此事。

    这个事情可难就难在,调查此事需要许多人人员同时也是需要一段时间的,万一大明这边为了调查此事暂时压下了消息,而后金那边却得到了某些消息,那就麻烦了。如兵部尚书孙承宗所说的,到时候,就算皇太极从理智角度认为朱由检不至于会做出这种事,也会因为朱由检的隐瞒而心生猜忌。

    哪怕杀害使节对大魏来说没有丝毫好处。

    最终商议得出的结果,大明天子是听取了内阁大臣方逢年的建议:暂时先封锁所有的消息,由大臣们主查此事。

    没办法,毕竟人家的队伍是在大明的腹地被截杀的,对此大明有着难以推卸的责任。

    倘若能及时找出证据,证明是多铎存心嫁祸,那么大明自然可以抽身事外,只要将这桩事告之皇太极便是,自有皇太极会惩处多铎的。

    退一步说,倘若真是大明国内某些狼子野心的不明势力所为,那么当务之急,就是揪出这帮人,拿这帮人去填平皇太极的怒火。到时候大明虽然也有连带的责任,但终归不至于酿成两国兵戎相见的局面。

    可偏偏现实朝着最恶劣的情况演变,内阁大臣方逢年调动一万兵马,他彻查了方圆数十里地,彻查了他们的的行动路线,查了整整半个月,却仍然未曾查出究竟是何人所为。

    这就麻烦了,因为一般出使他国的使臣,每过几日都会写信向本国国内回报出使进程的,如今半个月音讯全无,皇太极岂会不起疑心

    最终,他们的队伍遭遇袭击全部身亡的消息还是传开了,经大明国内一些后金的奸细,将这个消息传到了后金。

    虽然并不清楚这件事来龙去脉,在后金究竟是掀起了何等的波澜,其结果显而易见的,后金的那些重臣们一致认为这是一个好机会,一个名正言顺攻打大明的良机。

    于是乎,在与大明天子有仇的多铎的穿针引线下,他在九月下旬的时候召集军队,同时派人向朱由检递交战书。

    后金正式向大明宣战!

    第六章:战争开始

    后金正式对明宣战,这件事非同小可。

    不可否认的是,实际上近些年来,大明与后金国也并非是秋毫无犯,但说到底,辽东的局部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