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拜年(第1/2页)  江山留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柴萼的《梵天庐丛录》解释说:“男女依次拜长辈,主者牵幼出谒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贺,谓之拜年”。我们通常知道的是正月初一家长带领小辈出门谒见亲戚c朋友c尊长,以吉祥语向对方祝颂新年,卑幼者并须叩头致礼,谓之“拜年”。主人家则以点心c糖食c红包(压岁钱)热情款待之。这一习俗延伸到了中国的各个角落,弟子拜师傅,学生拜老师,下级拜上级,等等,不拜等于不尊,不带礼物等于没拜,这就形成了“潜规则”。在官场上“潜规则”盛行,形形色色心照不宣的“潜规则”日益侵袭我们的生活,甚至屡屡取代正式的“规章”,结果是社会的效率降低,权力逐步异化,公平受到践踏。而普通社会公众则往往沦为这条“潜在食物链”上最为弱势,利益受损的一群。“潜规则”是指看不见的c明文没有规定的c约定成俗的c且是广泛认同c实际起作用的c人们必须“遵循”的一种规则。“潜规则”之所以长盛不衰,原因在于破坏规则者总能从中更加便捷地获得利益。

    魏民是个凡人,他也在“潜规则”中,他知道,“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因此不少村和单位跟他拜年他也接受,拜年的人多数以烟酒为主,也有的送个小红包,但他确保一个“度”,违法的事不能干。李思禧也给他送来一个厚厚的红包,魏民一摸,起码超过五千元以上,这超过了他心中的“度”,达到了违法的范畴,他忙说:“李总,你的好意我领了,但这钱你一定要拿回去。”

    李思禧忙说:“这是杨总交代我的,你不要让我为难。”

    魏民说:“这是我处事的基本原则,我也希望你不要为难我。”

    李思禧无奈地收起了红包,说:“魏镇长果然不同凡人,李某佩服佩!”事实上李思禧也脱离不了“潜规则”,年后他买了一个价值相当的礼物送给魏民的儿子魏韬作为长辈给晚辈的礼物,因为他觉得不买点礼物实在对不起魏民对泰古医疗器械产业园的关心和帮助。当然,这是后话。

    魏民说:“李总你高看我了,我就是凡人。上次托你帮忙的事怎么样了?”

    李思禧说:“我就是来复命的。我找大哥认真的谈了一次,他虽然不髙兴,但表示不会强烈反对你的观点,因为我们家毕竟不缺钱用。”

    魏民高兴地说:“谢谢你!你大哥通了,这事就成功了一半。”

    李思禧说:“你不要急着谢我,我看这几天我大哥家每天有不少人推进涌出,我觉得不正常。”

    魏民叮嘱道:“那你帮留心一下李家的动态。”

    说到这里,电话响了,魏民拿起听筒,原来是张祥海请他过去商量工作。

    张祥海找他商量拜年的事,他要魏民准备些现金和礼物,并列举了一些拜访的名单。魏民说:“省c市计委,还有县国土局c招商局,移民建镇办等单位对我们镇的工作十分重视,是否一并拜访?”

    张祥海认为这些单位对他的仕途没有影响,本不想拜访,但又不好驳魏民的面子,于是说:“我们一起拜访一下谭书记c岳县长c朱书记c龙部长,其他的你看着办。”

    过小年后,东昌县政府大院车辆骤然增多,保安忙碌地指挥着进出车辆,一不小心就塞车。一些权力部门的领导办公室门庭若市,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办公室门口更是排成了长队,各乡镇c各有关部门的领导,还有些辖区内的企业c各类成功人士在焦急地等待着向领导“汇报”工作。过年正是人们联系感情的好机会,用公家的钱了个人的情何乐而不为呢?何况一年到头人家支持关心你的工作,你不去拜访一下也实在不尽人情。还有的通过拜年加深一下与领导的感情,叫做炒期货,万一将来有什么事要办也方便些。当然也有的人居心叵测,借过年之机送重礼套牢领导,到时你不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