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沉甸甸(第1/2页)  江山留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春节期间,金口乡政府装饰一新,很有节日的气氛,院子里摆了一些花卉,十几条彩带从屋顶斜拉下来,显得色彩斑斓,气势恢弘,门口挂了二个大红灯笼,两旁贴了巨幅春联,上联是:春色明媚山河披锦绣 ,下联是:华夏腾飞祖国万年轻 ,横批:春回大地。办公桌上摆了一个大托盘,装满了点心,上面还摆放了几盒香烟。初七当班,魏民与李吉祥c余春秀一班,一同当班的还有办公室的的一位同志和食堂的一名工作人员,为了便于衔接,办公室和食堂每天都派了人值班,带班领导是副乡长王义明。魏民向他们拜了年,并与李吉祥一块去王义明办公室向王义明拜了年,王义明很热情,给他们发了烟,拿了瓜子c花生等点心。

    中国人就是这样,不管你平常是否有意见,但到了春节全都是笑脸相迎。王义明说不上对魏民有坏感,但起码没有好感,他因为魏民写的一篇文章使他挨了伍逸谦的批评,而王义明批评魏民的时候魏民却在尽力反驳,使他心中很不爽。领导批评你,不管他的批评是对还是不对,你都应该虚心接受,并表示痛改前非,领导才满意。如果你据理力争,这说明你认为领导批评错了,领导和下属在一起,领导怎么可能错呢,一个让领导错了的下属领导喜欢你才怪呢。魏民不知道这些,但王义明却心中有数。

    一天当班都比较平稳,没有接到一个电话,魏民悠闲自在地在办公室看着书。时近傍晩,余春秀要赶回去做饭,李吉祥叮嘱魏民晚上去他家吃饭,也就回家准备去了。魏民正准备出去伸伸腰,见曾贤达与一个梳着大包头的中年男人在古码头旁散步,便急忙过去打招呼:“曾校长,新年好!祝您老人家健康长寿!” 魏民每天晨练时与曾贤达见面,后来慢慢地混熟了,两人见面都会打个招呼,魏民每次见到曾贤达就像见到了父亲,所以对曾贤达格外尊敬,曾贤达也知道魏民的一些事,他觉得这小伙子正直能干,对魏民的前景十分看好。

    “小魏啊,新年好!今天当班啊?” 曾贤达见是魏民,也热情地打着招呼。

    “是的。”魏民应承着,一边礼貌地与梳着大包头的中年男人打招呼,两人相互握手。

    “这是小魏,乡里干部,江南农大毕业的。” 曾贤达向中年人男人介绍魏民。

    中年男人对魏民很感兴趣,问:“你参加工作多长时间了?”

    魏民答:“半年。”

    “你们乡里有多少大中专毕业生?”

    “八个。”

    “你觉得乡村工作怎么样?”

    “工作很辛苦,很枯燥,但能锻炼人。”

    “你这里干群关系怎样?”

    “一般还可以,但有时候脱离群众,工作安排不切实际。” 魏民把扒粮的事作了简单介绍。

    曾贤达向中年男人介绍了魏民夜闯响水湾的事,中年男人赞许地点了点头。中年男人站在古码头旁揺了揺头,说:“太可惜了,要是码头仍在金口古街该多好!”

    “是啊,这码头不应搬走,它应该成为金口古街的一张名片。” 曾贤达也有同感。

    魏民在一旁听着两人谈话,他觉得中年男人为人很随和,思想很深邃。

    俗话说:“上七大似年。” 东昌县的老百姓很注重过正月初七,他们把“上七”作为春节的一个小结,把元宵作为春节的总结,元宵一过,春节才彻底结束。既然“大似年”,李吉祥便邀请魏民去家里过,他觉得魏民一个人在金口很孤单。魏民是第一次去李吉祥家,便跑到街上买了一些水果。李吉祥的家在乡干部宿舍,由于不是领导,资格也不算老,他家只能分到两室一厅的房子。一进门,只见客厅里乱糟糟的,里面摆了一张床,一张圆桌,几乎没有下脚的地方。原来,李吉祥的老婆姜九香以前是农村户口,生了二个女儿,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