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一章 提要求,再提要求(第1/3页)  穿越之王爷宠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形势急转,群臣还未从假模假样的劝谏中回过神来,皇上竟已钦点了何乐为状元。

    何乐看不到身后群臣是何表情,却能看到太子和荣王的表情,审视,惊讶,疑惑,一时间全呈现在了脸上,甚是好看。

    “臣叩谢陛下!”何乐高呼一声,身体却迟迟未见动作。又要跪,何乐心里极不情愿。

    这声高呼,似惊醒了如坠雾中的百官。

    “陛下,这于理不合!”急切的,颤巍巍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在这安静的大殿上,显得格外刺耳。

    听到这一声惊呼,何乐直起了微微弯下的身子。何乐心知此事必不会这么顺利,不过此人出来的倒是时候,免了我这一跪。

    “李爱卿倒是说说,怎么个于理不合。”皇帝出声问道,听不出喜怒。

    “回禀陛下,科举历来是寒门子弟取仕之路,亦是我朝广纳贤才的重要渠道。陛下钦点的状元,皆是德才兼备,才高行洁之人。而应仕中德行有亏,难以为天下学子作表率。”以往无权无势的寒门子弟当上了状元又如何,还不是任人拿捏。此次若是让应仕中得了头名状元,他是太子之人,我们岂不是要落于下风。

    “李大人,你此话何意?!”不待皇帝发话,应将军大声质问道。

    “应将军,请注意你的言行,陛下面前,莫要咆哮朝堂。”

    此刻的皇帝就像是一个置身事外的裁判,看着双方斗得头破血流,始终不吹哨子,只等着他想要的结果。

    “李大人所言甚是。”何乐开口制止了这场无谓的争吵,尤其是他竟然欺负到爹头上了。

    此言一出,李大人和应将军立马安静了下来,不知何乐是何用意。

    “科举是寒门子弟取仕之路,那世家子弟又如何?通过吏部考核,就能被授予官职,顺利当上京官。而这些寒门子弟苦读十八载,通过层层选拔,留任京都的不过十人,被授予官职的仅二百余人。你所谓的理,便是寒门子弟羊肠小道,世家子弟阳关大道!若我德行有亏,当不了这状元,请问李大人,你觉得谁合适?”

    何乐所言,众人心知肚明,皇帝又怎会不知。朝中风气败坏,寒门子弟入朝为官,要么被打压,要么与之同流合污。世家子弟各有派系,皆不是皇帝能用之人。历来,没有哪个皇帝会喜欢皇子结党营私,朝臣各为其主。只是吏部此事,牵连甚广,不论是太子之人,抑或是荣王之人,皆从中获利,这算得上是他二人难得的共同利益。十几年来,这个毒瘤越发根深蒂固,甚至到了大家心照不宣,习以为常的地步。

    何乐既不是太子之人,也不是荣王之人。他无所顾忌,当着众人的面,毫不留情的戳破了这层窗户纸。

    李大人闻言,脑子嗡的一下,他竟丝毫不顾及太子的利益,他是疯了吗?!

    文武百官皆被此言所惊,却还要假装没听见,维持表面的波澜不惊。何乐感受着数道眼刀从身后射来,杀死自己千次万次。而这种场面,何乐以后还要经历数次。

    此刻,大殿上安静的瘆人。众人像是等待着上刑的死囚犯,内心煎熬,不知道哪一刻是最后一刻。

    “陆石仪何在?”

    “臣在。”

    “吏部今年授予了世家子弟多少官职?”

    “回禀陛下,还未授予官职。目前入选者有五十人。”

    “竟有五十人之多!传朕旨意:追加十人为殿试入围者,吏部入选者减少十人。将吏部拟定的官职授予追加之人。”

    还好只是十人,陆石仪的心仿佛从油锅里滚了一趟,不知战火怎么就突然烧到了他这里。吏部尚书,看似风光无限,在如今的形势下,却有苦难言。但凡是有靠山的,他陆石仪都得罪不起。

    “状元之事无需再议,朕意已决。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