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九十九章 雅逊那样的骨气(第1/2页)  大明女画工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对于铁尔泰和哲别的不同,在此不妨列举一下哲别的经典战役,看看到底有何不同。

    哲别的居庸关之战,可以说是经典之一。当蒙古大军打到居庸关时,守卫居庸关的金兵拼死抵抗,蒙古大军几次强攻,结果都是收效甚微,不是损兵折将,就是铩羽而归,最后,哲别改变策略,采用智取。

    智取的办法是诱敌人出关,打野战。哲别在发动了几次小规模的进攻后,就扔下些兵器和马匹,向东“逃跑”。完颜福兴在城上看到蒙古人逃跑后“乘胜追击”,然而追到鸡鸣山山腰,斜刺里突然冲下来无数蒙古人,完颜掉马就逃。哲别兵团轻而易举地在追击途中,将他们歼灭大半。这样的变通,就是与铁尔泰的一根筋的最大不同,

    对于成吉思汗呢,这样的经典战役更是不胜枚举。在此不妨列举一个他惯用的心理战。

    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国,两年后的夏天,成吉思汗给西夏皇帝李安全写信,这个西夏皇帝,就是图兰之前所说的开国皇帝李元昊的后人。信件收到后,却受到李安全的嘲讽。成吉思汗盛怒之下,准备大举进攻西夏。

    秋季,他的兵团如同神兵天降,兵临西夏国兀剌海城下。此前,他把一个西夏牧羊人放进了兀剌海城,传播消息:成吉思汗兵团对于坚守不降的城池,破城之后必屠尽城中之人。这是成吉思汗惯用的攻心战,消息传出,顿时城内人心惶惶,尤其是百姓,人人都是自危!

    当成吉思汗的大军实施进攻后,城中的西夏人果然是不战自乱,纷纷逃跑,于是,成吉思汗便轻而易举的打下了兀剌海城。

    这是成吉思汗的经典战役,做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作为成吉思汗的后人,林丹汗所能比拟的么?现如今他卑鄙的用汉人百姓来要挟封地,如果将这件事放到几百年前的成吉思汗那会儿,成吉思汗能这样做么?

    图兰查阅过资料,据资料记载,历史上成吉思汗从未有过用人质来要挟或换取什么等做法,有的只是用武力,用蒙古彪悍的铁骑征服异己。

    自从出了成吉思汗和他率领的蒙古骑兵后,中国从金c南宋以后的历史全部改写。中亚c波斯c俄罗斯c印度等国家的历史也全部改写。

    这样的成吉思汗,如果让他也像林丹汗一样用人质交换所需,这样的卑劣手段,他成吉思汗不感到羞耻么?

    从这就可以看出,林丹汗想要恢复蒙元帝国,其实不仅仅需要武力,更重要的是,需要的是智慧和兼取天下之心。

    翻回头再说说铁尔泰,铁尔泰的一股不服输的精神,这本是正能量的事,却让图兰很不自在,觉得他的这种不服输的精神,与真正意义的宁死不屈精神相去甚远,说句难听点的,好像有点不知道好赖。不仅如此,感觉更是缺少雅逊那样的骨气。

    林丹汗也是如此。林丹汗的察哈尔部,虽说是蒙古大漠最有实力的部落,但是漠西漠北都不愿听他号令,即使有土默特c鄂尔多斯部,以及额尔额五部捧场,跟他也是貌合神离,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林丹汗也同样缺少这样的骨气。

    却说图兰看到铁尔泰如此狼狈,很是为他着急,毕竟是一个使团而来,她不能眼睁睁看着铁尔泰出丑。

    图兰情急之下想跃马前去助阵,可是又忌惮自己的武功,心想:“怎么办?怎么办!这黑头一旦败下阵来,那主动权可就全在人家手里啦,到时候又是充满变数,这一番努力,岂不前功尽弃?哎,这可如何是好?这可如何是好?”忽然想起雅逊,如果雅逊在就好了,可是这怎么可能?

    图兰急的眼睛都要冒火,偏偏坐下的‘鹰神’马也不给力,跟着团团转,转着转着,四蹄甩开,竞冲了出去。这可是图兰万万没料到。冲出去的‘鹰神’没有奔向战场,而是径直冲向了前方的缓坡。由于马速过快,图兰紧紧抓住缰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