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五集 闽中奇花(第2/3页)  三世修得花月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的苦衷,生活顺心顺意的人怎么可能没有尊严地装可怜呢?她不想也没有心思辩真假,只想让自己的心安带给乞者生命的温度。刚走到寺门口,便见一云游僧右手柱着一根木杖,左手握着一颗珠子,坐在门口笑哈哈地说:“施舍者不穷,做贼者不富。欲得必先舍,舍得!舍得!龟田寺迎来贵宾了,贫僧恭候多时了。”

    厚待出家人是江家的传统,江夫人忙拿出纹银三十两恭敬供养云游僧。不料云游僧连连摆手道:“身外之物,用不着,用不着”。然后望着采萍说道:“春色十分遍长安,奇花无数琼林艳。最惜闽中梅一枝,佳人笑依紫宸栏。”说完便消失在了熙熙攘攘的人群中。

    采萍在各殿进香的过程中,一直在想云游僧的偈子,但总是记不全。当走进地藏殿进香跪拜时,四句偈子便清清楚楚闪现在心。仰望地藏王菩萨左手持金锡c右掌端明珠的庄严瑞相,采萍默默点点头,似乎明白了什么。

    对于长安,对于进宫,采萍并不抱太大的希望,她只是被玄宗的人格魅力和重情重义吸引着c感动着,做一名宫女老死宫中只为身在离玄宗最近的地方才是她最大的心愿。成为御妻,得到玄宗的真爱而封妃她从未奢望过。而云游僧的偈子却让她的思绪不断飘向不敢奢望的领域,采萍的心灵深处弥漫着一种甜蜜的踏实。

    端午节,采萍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张九龄派人秘密来到江家大院,为江采萍带来了一幅画,采萍在母亲的房中打开画,但见画中一袭白衣裙上绣着红梅花的女子在一丛紫梅树下吹长笛,飘动的裙袂与飘落的梅瓣相映成诗,清丽的容颜与沉静的神情相融如生,留白处用隶书写下:“长安夜夜紫宸梦,遥思心梅闽江水”,落款是“隆基于月夜”。采萍用心品画c品文字,画中的人c画中的诗c书画的落款,一切的一切是那么美好,只有用心用灵魂酿造的情感才会如此醇厚!‘’紫宸‘’?!难道是暗合天意?采萍不敢相信这是真的,用手轻抚着画问母亲:“我不是在做梦吧?!”

    “儿啊,你说什么傻话,艳阳高照萱堂,母女唠嗑良久,怎么会是做梦呢?”

    采萍将画轻轻卷起,开始读张九龄的书信,信中说当今圣上十分重视《隋唐志》的编撰,关于后妃部分,想征询一下后宫各位女眷和即将进宫的秀女们的意见,让采萍将自己的想法写了捎给来人。江夫人一边着人安顿来人到客房休息,一边忙为来人准备了饭菜,饭菜端上桌时,出急诊的江仲逊赶着饭点回来了。

    采萍挑灯夜战,将后妃部分的编撰想挥毫法洋洋洒洒写下,并列出了后妃部分的编撰大纲。

    第三天午饭后,张相府来人带着文稿及采萍绣的香囊踏上了回长安的路。

    经过了林慕容感情之劫的采萍,内心深处对情感有一种患得患失的恐惧,她不停地告诫自己一定不能让心陷落得太深,否则会受伤更深。但面对来自长安的画,她淡定c从容的外表下分明有一种被点燃的激情在幸福与踏实中涌动。收到香囊的玄宗,看到黄色锦缎香囊上绣着:‘’闽水尚有涯,相思缈无边‘’,一种息息相通的温暖洒满心房,悉读采萍关于《隋唐志》后妃部分的思路和所列大纲,竟与自己的想法不谋而合,便将香囊和文稿紧紧贴在胸口自言自语道:“天赐隆基知己,此生定不负相思”。

    不久,江家大院接到太守令,要备选秀女江采萍对朝廷编撰《隋唐志》中的后妃部分提出思路,采萍轻车熟路写好上交。不料却被同为备选秀女的吴道台的孙女c林太守的女儿各有侧重抄袭,用一纸逻辑混乱而简单的文稿充为江采萍所做。当张九龄在审完所有上报的文稿后,传福建道台吴贡高到翰林院,对江采萍文稿之事详细询问,并表明自己不相信名满天下的大才女江采萍会写出这样的文稿。吴道台则以江采萍擅长文学类c不会政论类,以及江采萍不想进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