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8章 不速之客(第1/2页)  壮士悲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七章:不速之客

    大侠徐霞客在他没有走出学堂的时候就已经名满天下,那时候,他总是偷溜出来行走,行侠仗义,因个子较矮,又不敢透漏姓名,只好以徐矮子之名做事,没想到没有多久,徐矮子的威名便传遍了整个江湖。

    刚才徐矮子手上捏的印记,连浩然是熟悉的,当年曾经有过一次交手,他惨败,虽然如今他已修成连城诀,但是真要和这个战斗狂人在这个时候对拼,他心里还是不愿意的。

    徐矮子看着连浩然离去的背影,以及雪地里被逐渐掩盖的血迹,心中突然有些不安,身后的玄冥宝刀如知晓主人心境一般,微微低吟。

    这些日子以来,盟主之位大选,各方势力蠢蠢欲动。想到这,徐矮子不由得感叹道:“人心不古呐”。

    从前人们崇尚侠义,当年他初入江湖,功力比他高深者不计其数,但却共同拥戴他为武林盟主,很大原因在于他的侠义之道。

    而现在,你们更多的是崇尚利益,并称之为“丛林法则”,适者生存,胜者为王。人们为了自己的生存或者为了自己更好的活着,许许多多的礼仪与规则正在慢慢消散,自我的存在成为人们最大的生存目标。曾经徐矮子也茫然,活着而已,何至如此,直到他看到几个乞丐为了争一块乞讨地盘,居然斗殴闹出了大伤亡的结局,才豁然开朗,从此再不谈以往,老师夫子更是成为他心中永远仰望的偶像。

    边关每天都有消息传回,可怕的是,密探传到唐王手里的,是边关无事,姒元的得意门生,边关守将传回来的是战事日益紧张,请求增加军士支援和粮草军饷。

    唐王仍然不动声色,仍然把看过的密信全都丢入炭盆中,一切似乎没有什么变化。

    这天朝会,唐王将边关战报拿了出来,刚说完,姒元立刻道:“王,边关战事不可久拖,既然这些倭人如此难缠,臣请出战,一次将这些家伙打回老家!”

    唐王道:“曹大人,你认为如何?”

    “王,臣认为,应派特使带轻骑前往,查探虚实为妥”曹操说的委婉,言下之意却只有唐王一人听出味道,耿直如姒元,满心都是保家卫国,此刻他心里正盘算着倭人的强弱之点,该用什么战术应对,哪个大将哪个军师最适合迅速解决战斗,拱卫边土。

    又讨论了一阵,尽管姒元力请出战,唐王却如同听不见一般,始终在征求曹操等人意见,最后仍然是特使出马,查探虚实,不同的是,另一位秘密特使先一步上路,带着王命,单独前进。

    郁郁寡欢的姒元独自回到府中,不言不语,也不吃不喝,朝会之事很快传开来,姒族正在失宠在很多人看来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可是,原因是什么呀?”姒元狠狠喝下一壶酒,老泪纵横地望着边关的方向,望着王宫的方向。

    徐矮子也听说了朝会的事,他本想去找师兄喝两杯,宽慰几句,只是近来江湖事务繁多,又听说有倭国武士混进了中原,已经有好几个前辈被杀,他不能放任下去,只得夜夜游走于大街小巷,要将那些倭国武士杀个干净。

    大川流找来了他的军师,道:“军师,依你看,我们什么时候能动手?”

    那军师掐了掐手指,脸色一喜,道:“不多不少,正好三天,那时还得您亲往姒府走一趟。”说完有在其耳边耳语几句,那大川流听得是心花怒放,当即拍桌叫好,端起酒碗,连着敬了军师几碗才罢休。

    三天之后的一个晚上,姒元正在大院中喝着闷酒,耳朵一动,手中的筷子横空飞出,只听得砰的一声,一道身影从黑暗中露出身形,手中的银剑上插着的竹筷触目惊心。

    “大川流!你来干嘛!”姒元没搭理他,自顾自喝酒。

    大川流将手中的剑扔进花坛中,不着痕迹的动了动手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