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38、儿时“偷”趣以及其他乐趣(二)(第1/7页)  回忆频频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1、掏龙虾。

    儿时的街头,儿时的路边,儿时的弄堂里,还没有像现在这样近乎“泛滥”的龙虾烧烤店,最多只有在圩会赶集,在逢庙会之时,才短暂邂逅到这种美食,因此那时的人们都不怎么爱吃,最多偶尔开开荤,尝尝鲜。可并不是嫌口味差,只是不知道如何料理龙虾,最多只会煎炸一下,更有甚者,连龙虾是虾是虫,是否能吃,都不知道,也难怪那时,龙虾并不受到主流的待见了。

    然而,对于天生食客的农村人来说,一切都是“老马当先”,一切都是“身先士卒”,不管能不能吃,都先尝尝再说,所以频频会去“以身试毒”,以致在确认无毒可食后,最终会做成一道道地道美食传世,龙虾就是其中一种。

    那时候,在农村的各水域中,经常潜伏着数之不尽的龙虾,或是半露盔甲,或是只露龙须,或是微露凤尾,或是慵懒的趴在水藻上,晒着温暖的太阳,丝毫不惧怕会被人发现,或许它也清楚自己,并不被人们所嗜爱吧。

    但对于懂得它价值的“知己”来说,它这样做,无异是暴露了身影,让自己“引火灼身”,所以那时爱与池塘为侣的孩童们,经常会在渚(zh)边寻它,或是在戏水期间,兀的(wdi,方言,指突然)发现了它的踪影,然后不慌不忙的紧紧截住了它,但更多的情况,却是在几近干涸的小水沟里,发现了它的洞穴。虽然大多数龙虾,都是潜伏在波底,但当水位下降,或误入浅区时,往往会在稀稀的污泥下,暂时打洞藏身,为的,既是躲避天敌,也是能保持自身湿润吧。

    但龙虾的这种习性,却轻易让人们发现了它,原因无他,只因为它在躲藏期间,会将洞泥外翻,然后封住了自家大门口,它以为这种方式特别保险。可它没想到,经验老道的人类孩童们,会凭借它洞前,那与其他土壤颜色不一样的鲜泥,而发现它的踪迹,进而一掏到底,一睹它的芳容,它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所以那时,根据这个明显特征,农村孩子往往能在顷刻间,捉到许多“张牙舞爪”的龙虾,只见它们挥舞自己的螯钳,来作抗议与反击,或许它们也想不通自己,为何会被人类发现了吧。虽然孩童们,事后会搞一身污泥,把衣服鞋子都给弄湿弄脏,甚至回家后还会挨父母的骂,但想到龙虾那劲道爽口的味道,一切代价都是值得的。

    虽然那时候,龙虾十分猖狂,数量颇为巨大,但龙虾的做法,也仅仅只有油炸以及熬煮,这两种处理方式了。而那时,龙虾的处理工作不难,也可以说很简单,人们只需要把它刷洗干净后,抽出它凤尾中间的排泄管,剥壳剪腮,弄掉囊毛,丢弃虾黄,以及再次清洗干净,撒盐浸腌,基本就可以了。那时,人们是不怎么吃它的虾黄的。

    虽然龙虾是种外来物种,会危害本土天生地养的原本物种,但在它可口的美味诱惑下,如今已被人们吃到只能靠养殖来苟活了,甚至各式各样的料理它的方式横空出世,像什么“清蒸”、“油炸”、“十三香”、“椒盐”、“麻辣”以及“蒜泥”等,而人们已经广为接受,甚至还有点期待它再次泛滥,这也算是这种入侵生物的莫大悲哀吧。

    当然了,旧时除了掏龙虾,还有挖螃蟹,只是螃蟹很少,只能随缘相遇了,所以以至那时,每当发现一只螃蟹时,农村孩子往往会掘地三尺,誓要把它给捉住。但很多时候,捉到的螃蟹都是拇指大小,只是螃蟹崽子,所以人们通常都会好生用井水养着,仅作观赏,并不纳入食谱当中,但在夜半时分,它们通通都越狱了,逃跑得无影无踪,让人无限懊恼。可纵然如此,它们还是为农村孩童们带来了一定的欢喜:比如腹部厣甲(yǎnjiǎ,此处指蟹脐,蟹腹下面的薄壳)是圆形的,为雌性,而腹部厣甲为三角形的,则是公,这也算是留给那时的孩子们,唯一的念想了吧。

    12、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