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7章大地放歌(第2/2页)  乡村里的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就隐名埋姓,藏起原来真实的身份,仅以茎秆c枝叶c花朵c果实的姿态,携带无尽的梦想,无边的大爱,大踏步前行。

    一路上的风景,有温暖亮丽的阳光,嘤嗡飞闹的蜂蝶,也有肆虐横行的风雨雷电,不期而至的霜冻飞雪。成长的道路,时晴时阴,有喜有悲,爱恨交加。

    种子是在不断的寻找自我。从发芽破土的那一刻起,就开始动身了,上路了,走过春天,走过夏天,走到秋天时,有的结出了丰收的硕果,找到了自我;有的半路上干枯了,夭折了,丢掉了自己。

    青草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说的是性格倔强,不肯服输的青草。

    严寒的冬天,凛冽的寒风一扫地面上五彩的花枝,使其没了立足之地。细长的无数根须,蜷缩在冷硬的冻土之下,抱紧自己的梦想,怀揣剩下的锐气,积攒残存的力量,开始悠远地冥想,静静地参悟,想着如何早日逃出逆境,东山再起。

    惊蛰的雷声惊醒后,猛一翻身,掀开大地薄薄的冻土,探出青嫩的芽尖,开口唱出春天的第一声歌吟。

    一跃出地面,铺开绿油油的棉毯,飘出一缕缕清香,为明媚的春光引路,为温暖的和风引路,为开放的花朵引路,为奔跑的禽兽引路,为繁忙的春耕引路。

    红花还得绿叶配,这是说青草是配角,处于后台,起帮衬作用,真正主宰季节的,是花朵,蜂蝶,民歌,庄稼,五谷丰登,风调雨顺,生生不息的烟火。

    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牛奶养大了幼小的婴儿,养壮了人们强健的身骨,养活了无数远大的梦想。但人们静下心来,想到的大多是牛奶的好,牛奶的香甜,牛奶的恩德,却忽视了牛奶里青草的养分,忘掉了青草付出的心血,记不起青草献出的爱心。

    到了丰收的季节,青草让出了朗阔的山川大地,留给红灿灿的苹果,金黄色的包谷,白生生的洋芋,紫黑色的茄子,不再显露出来,悄悄枯萎了,干蔫了。

    青草活得很平凡,朴实,像我乡下的父老乡亲。

    泥土

    是地球的肌肤,根须的眠床,种子的家园。

    称为万物之灵的人,最早来自于泥土。传说上古神话中的女娲,用手挖来池边的泥土,和上水,照着自己的影子,细细捏拿,终于造出了人。

    惊蛰的雷声轻轻响过后,冻硬的泥土慢慢松散开,变软了,不再捆住根须的手脚,让其扭扭腰,伸伸膊,活动活动筋骨。冬眠了很久的田鼠,渐渐活了过来,大胆跑到地面上,四处觅食。种子的芽尖,撕开坚硬的外壳,翻动身子,破土而出,要吐绿,开花,结果。

    泥土从自己的内心深处,一次次不停地掏着,掏出了麦子,包谷,油菜,洋芋,青稞,蚕豆,养活大地上的万物,使其生生不息,传宗接代,燃旺人间的香火,延续一个个家族千年不败的历史。

    村庄实质性的内容,由泥土构成。我常常看见的院墙,荷锄的人,哞叫的耕牛,民间的谚语,上山的柴夫,架子车,大多与泥土有关,与泥土里长出的庄稼有关,与枯枯荣荣的花草树木有关。

    跟泥土打了一辈子交道,老了,还得回到泥土中去。一个个坟墓,是给人生这篇长文画上的句号,又是生命结束后最终的归宿。

    鲁藜的《泥土》中说:“老是把自己当作珍珠/就时时有被埋没的痛苦//把自己当作泥土吧/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道路”。

    一个连脚印都没留下的人,后人拿什么作参照,凭什么能记起。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