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93章 双蜥金印(第1/2页)  玉龙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南增国,欿山。

    欿山的五月到七月是雨季,一连几个月里雨水绵绵,十几天不见太阳是常事。家家户户提前就要储备够足够的干柴,以应付漫长的雨季,堂屋内的火终日不熄,以保证用作烘干的“火龙台”长热,否则的话,因为长期处于潮湿的环境中,人们往往会因此患病。

    所谓的火龙台就是一个用土石搭建的长方形台子,上覆席子。中空,内置火,可用来祛除屋内湿气或烘干衣物。火龙台前边就是圆形的火塘,支着铁架,上面放置铁锅用来做饭。

    但自从此地来了一伙军队后,这些士兵还是按照行军习惯,将铁架上的锅撤去,在上面悬挂了生肉直接烧烤。

    当地野味不多,但有一种形似老鼠却比鼠大数倍的东西,善泅水,以水稻为食,一亩水田往往被这东西吃掉大半,最是害人。

    当地人称之为“水贼虎”,做了捕捉笼子常年捕捉,却是收效甚微。因为这东西的牙齿奇硬,寻常的木头不一会儿就能嗑断,因此便是捉住了,也往往又叫它逃了。

    但自从这伙当兵的来了,这些水贼虎算是遇上了克星。他们用旧铠甲做成捕捞网,在水田里放置,水贼虎一旦钻进去,那网口唤作“逆鳞针”只能进不能出,越是挣扎收得越紧。

    那些当兵的每天夜里放置捕捞网,第二日清晨去田里收,日日满载而归。回去后就将其剥皮开膛,放在铁架上烤熟,当地人从不吃它,但闻着却是出奇的香。

    这水贼虎的皮毛被那些士兵用来制作箭袋c护腕c靴子c水囊,可谓是物尽其用。

    如今就在这欿山山坳里的一间民居内,火塘上正烤着一只肥硕的水贼虎,已经烤到了七分熟,皮下的油脂被烤化了,一滴滴流下来,焦香四溢。

    一旁的火龙台上放着一只黑瓷的酒坛,两只粗瓷碗。一把宝剑戳在地上,剑鞘上用错金的手法刻着一条身姿矫健的龙。

    堂屋内两个人坐在火塘前,一个中等身材,面黑微须,年纪在三旬以上。另一个身量高大,古铜脸色,宽眉鹰目,直鼻权腮,年纪较那人轻些。

    屋外的雨依旧淅淅沥沥,没有一丝停歇的征兆。整座山笼罩在一片雨雾中,沉重湿冷,让人觉得气闷。

    那年轻人拿起酒坛,将两只酒碗倒满,递给那个年长的一碗,说道:“陈大哥,这些日子辛苦你了,山路如此难行,运送粮草辎重进山担着莫大干系,你们非但按时送到,还多运了几百担粮食和布匹,山中的将士有了这些,不用再担心补给不足,尽可以放心操练了。”

    那个姓陈的男子忙说道:“将军千万不要如此说,如今国之安危,系于一身。将军是我等的首脑,只要能协助将军完成大计,臣等死不足惜!”

    年轻人听了,几不可闻地叹息了一声,说道:“如今东持大军如猛虎入境,我自认不能迎其锋,只希望老天垂怜,给我们一个休整的时机,或可有一线转机。”

    原来这年轻男子不是别人,正是南增国前太子火正。

    当初他和玉龙衣被押赴焚城城门当众处斩,玉龙衣大闹法场,被幽鸢救走。火正也脱身出来,被自己的亲军护送逃出焚城。

    后来辗转了几处地方,不断有人前来投靠,不过三月,就集合了数万之众。但这些人大多未经过正规训练,贸然作战,胜算极微。火正为了训练军队,也为了暂时躲避火喆的追杀,便带领一半军士躲进这易守难攻的欿山,休养生息韬光养晦。

    这姓陈的男子,本就是他的副将,名叫陈寸心,出自军人世家。因为追随火正的缘故,已经成为南增国通缉的要犯。

    火正伸手将已经烤熟的水贼虎撕成两半,一半递给陈寸心。

    陈寸心接了,笑道:“我听小校们说了,这东西还是靠将军您设计的捕具捉的,可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