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3章 好大的浪(第1/2页)  玉龙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几个姨娘自然知道是玩笑话,统不在意道:“现有爹娘在呢,我们自然是小孩子。”

    骨老员外脾气虽暴躁,对自己的女儿们却是极其疼爱的,笑道:“女儿们说得对,现有我们,你们自然都还是孩子呢。过几天的沸海观潮你们可要尽兴,有谁钱不够的尽管跟我开口。”

    几位姨娘忙说好,其实她们嫁的人家非富即贵,钱财自然是不缺的。

    吃过了饭家下的仆人丫鬟就开始收拾整理东西,准备前往沸海。一时间忙碌纷杂也不消多记,好在各人有各自的丫鬟仆妇伺候,也算得上忙而不乱。

    两日后,一行人到了薄望浜,这里因当年孤舟白祖父孤一城在此驻守而得名,孤家的家训便是厚施薄望。

    玉龙衣同缃姨婆在一辆车里,因此只做女装打扮。阿初和熊憨儿在车外寸步不离,饶是如此,幽鸢还能偷空儿给她送来一包点心,他的轻功实在已臻化境。

    一行人在薄望浜歇了一夜,又赶了大半天路便到了沸海。其时海边早已聚集了成千上万的各国游人,客栈早已爆满,有不少人就在空地扎起帐篷。因为骨老员外在此地有一处别院,甚轩敞,故而玉龙衣等人不用操心住处。

    其时早有下人将院落房间打扫干净,玉龙衣和阿初奶娘并钟离不弃母女都住在西跨院,同住的还有楚c妆c容三位姨娘。

    西跨院小小巧巧,一段粉墙衬着几竿翠竹,拱门不是常见的月亮门,而是做成花瓶样式,取其“出入平安”之意。

    院中老大一棵梧桐树,将院子占了一半,显得格外阴凉。树下设有秋千c棋枰,还有竹椅竹榻,适合闺阁游戏或乘凉小憩。

    本来年纪最轻的几位姨娘要和玉龙衣住到这里,是骨老员外拦住了,说:“年轻的都去了西跨院越显得我们这里沉闷,不如把妍儿c可儿几个小的留在这边,我们也得些热闹。”

    玉龙衣性子本就不贪热闹,和几位老成的姨娘住在一起也不拘得慌,左右每日里用餐都还是一起,另外每日晨昏总要过去外祖父和缃姨婆那里探视。

    这天睡至半夜,玉龙衣便被响声惊醒。初时如铁釜煎汤,继而若空谷滚雷,不到一刻便如千军击鼓,万民齐呼,声响越来越大,直震得地动山摇,叫人心胆俱裂。

    原来这就是沸海的潮声了,无怪每逢观潮时,方圆百里均不许有小儿,以防惊悸而死。

    此时众人也都起身,只因每年海沸的时辰都不同,故而人人都是和衣而睡。下人们更是随时醒着,怕错过了潮头。

    这时早将车马准备好了,各家仆从丫鬟们伺候着各自的主子纷纷上了车,不过一刻钟,便到了沸海边。

    到得岸边,人人均打起赤脚,因为此时海岸变得很热,旧俗赤脚在上面走可驱体内寒气。尤其是女子有宫寒血凉之症的,更要多在上面停留。

    玉龙衣第一次来这里,只见沸海边一律是岩滩,大体还算平整,无论贫富老幼均打着赤脚席地而坐。骨老员外命人铺下两张大芍药裀,上面悬了锦幔,防止浪大时飞溅的海水打湿衣裳。

    此时海面上的浪头一个高过一个,海沸声依旧震耳欲聋。骨老员外负手站立,玉龙衣的两位舅舅骨勇骨闯正打着手语命下人准备小船下海“争潮”。

    所谓争潮,是指每年沸海观潮时海面会有片刻的安静,被称之为“龙喘气”,而后会猛地掀起巨浪,将海底的鱼虾卷上来,此时乘船打捞上来的鱼最鲜嫩,人们称其为“头道鲜”。因海水极热,那鱼虾在水中已经半熟,可以直接食用。

    有人自然要问:这鱼虾既然都被烫死了,还如何能年年繁殖?岂不是吃一次就没有了?

    这海每年只沸腾一次,大多数的水族在此之前早已迁徙,但也会留下一部分不走。至于为何不走,没人能说得清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